科研动态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7-11-27浏览次数:4493


20171117日,“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论坛”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二楼阶梯教室隆重召开。我系朱刚教授、侯体健教授带领十八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立峰书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周裕锴教授、我系朱刚教授先后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辞,分别提到了两校长久以来紧密的学术渊源,以及本次论坛重要的学术意义——旨在通过同台竞技,推动两校研究生在相互切磋中共同进步。

本次论坛采取“打擂台”的方式进行,由两校同学分别作学术报告,并相互评议。我系博士生何安平以《帝德儒风,永宣金石——从孔庙碑看孔庙在唐代的文化与政治功能》为题,探讨在京城、曲阜与地方三级体系中,孔庙的建造与庙碑的书写如何体现文化与政治意义,由四川大学博士生王宏芹评议;我系博士生孟昕以1912-1930年间报刊中的昆剧剧评资料为中心,考察曲家知识群体对昆剧存续之道的认知,由四川大学刘欢博士评议;我系硕士生陶熠从创作与实践两个角度,对宋代骈文“用全语”修辞进行分析,由四川大学硕士生王苗苗评议;我系硕士生张弛就宋代琴操文体的创作进行讨论,由四川大学硕士生解雅漉评议;我硕士生王涛从《垓下歌》引入,考察汉初歌诗文体的演变,由四川大学硕士生李碧璠评议。

四川大学博士生董赟深入考察了苏轼《卜算子》本事的接受史;硕士生马跃对梁代咏舞诗进行文本细读,试图勾勒出宫体文学的谱系;硕士生李志红分享了对袁宏道在京期间的文学交游的考察成果。硕士生薛芸秀对汉译佛典罗睺罗诞生故事中的文学形象进行研究;而硕士生毛雨寒则着力探讨苏黄诗歌中的长松书写,以上几篇论文分别由我系博士生唐雪康、郭小小,硕士生王思佳、冉莹、陈珑评议。

同学们激烈交锋后,我系朱刚教授、侯体健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吕肖奂教授、伍晓蔓教授、丁淑梅教授对论坛进行了精彩点评,诸位教授都对同学们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表示赞赏,也对论坛的学术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更希望借此机会,推动两校师生深入交流。

论坛结束后,我系参会团队还先后到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四川省博物馆以及眉山三苏祠进行实地考察。在杜甫草堂,师生们同《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进行了一次气氛融洽的座谈,在跨越千年,触摸大诗人杜甫的同时,大家也对当代杜甫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师生们还奔赴眉山,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三苏祠与三苏纪念馆。气温骤降、阴雨连绵,却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热情,参观之余,认真的同学们还玩起了“大家来找茬”,发现了纪念馆展出资料中一些细节错误。


    在考察之余,师生们组织了两场茶话会,围绕着本次学术论坛与参观考察系列活动进行热烈讨论。陈珑同学认为,文本细读值得重视,我们应当向四川大学的同学们学习。张思茗同学感慨,作为杜甫研究者的一员,带着“朝圣”心态身临杜甫草堂,对杜甫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张卫香同学表示,从前的“游客式”参观只是走马观花,带着学术眼光的考察才令人难以忘怀。在连续两个晚上的茶话会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座谈一度持续到凌晨。同学们一致表示,这次学术交流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着实使自己受益良多。(撰稿: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