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新闻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系庆讲话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0-10-01浏览次数:512

在复旦中文八五庆典上的讲话


陈思和

尊敬的杨校长,尊敬的范伯群教授,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的四家单位:中文系、语文所、古籍所和出土文献及古文字研究中心,向各位前来参加复旦中文八五庆典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从今年暑假以来,中文系的许多老师、同学和员工们,都放弃了假日,冒着酷暑,顶着高温,为中文八五庆典而奔忙。他们搜集资料,组织访谈,整理展品,编写系史,尤其是许多高龄的退休教师们,他们不仅在家里接受了采访,还一次一次来到光华楼,为我们提供中文系的历史文献和回忆资料,让复旦中文学科八十五年来的历程重现于今天,追缅前贤,教育后人,发扬传统,继往开来。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我们在光华楼13层布置开放了复旦大学中文学科陈列馆,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编印了四种庆典的著作,有记录复旦中文前辈学者嘉言懿行的《名师名流》修订本,有反应复旦现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术成果的《卿云集三编》、由记录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复旦中文望道讲座演讲的讲演录,还有就是集中了全体教师辛勤劳动成果的《复旦中文学科八十五年》,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复旦中文学科保留了一份尽可能完善的资料文献。为此,我要对所有为这次庆典活动付出辛勤劳动,并且卓有成效的教职员工和同学们,以及我们的协作单位,表示真诚的感谢。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复旦大学国文部,于1917年成立,是草创时期组成复旦大学的三个部之一。1925年,在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前辈的推动下,国文部正式改名中国文学科,19299月,学校改制,把原来的624系调整为417系,在文学院下设立中国文学系。从中国文学科的建立,到文学院的改制,是复旦中文系的初创阶段。从此,中文系成为复旦大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单位,独立担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到1949年为止,担任系科主任的有叶楚伧先生,刘大白先生、陈望道先生、孙俍工先生、谢六逸先生、陈子展先生等,在他们的领导下,中文系师生们筚路蓝缕,弦歌不辍,逐步奠定了复旦中文事业的基础。

    1949年以后,复旦大学中文系经过院系调整,开始了重大发展的历史阶段。来自同济大学的郭绍虞先生、暨南大学的吴文祺先生、刘大杰先生,沪江大学的朱东润先生、余上沅先生,震旦大学的贾植芳先生,圣约翰大学的王欣夫先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张世禄先生,大同大学的刘季高先生,以及原来在复旦任教的陈望道先生、陈子展先生、蒋天枢先生、赵景深先生、以及当时为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的胡裕树、蒋孔阳、王运熙、鲍正鹄、章培恒等先生,都汇聚复旦,百川归海、风云际会,中文学科的规模获得有力的拓展和提升,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语言学、文艺学、文献学等领域,逐步成为全国中文学科的重镇之一。

    近三十年来,复旦中文学科在“文革”的创伤中走出来,解放思想,注重科研,积极发挥资深教授和著名学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迅速地培养起一大批青年学者,形成了教学相长的学术梯队。科研培养了人才,人才带动了科研,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史、西方美学、语法修辞等研究领域,都是在第一代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集几代学者之努力,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成为复旦中文的传统学科。

    新世纪以来,复旦中文学科坚持风调雨顺的办系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化解矛盾、提倡正气,营造祥和的学术环境。在体制改革中,我们比较早地完善了教授办系、教授治学的制度,建立了以教授为主体的系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且积极加强教师工会的作用,由这五大委员会来决策中文系的各项工作。中文系行政班子只是一个有活力的工作班子,并且通过系务、财务公开上网制度,来实行自我监督。

    在科研建设中,我们鼓励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积极开展学科活动,完善学术梯队,引进一流人才。从2001年开始,我们从新加坡、美国、法国、德国、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先后引进了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并且从海内外引进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为教育部讲座教授,引进著名古文字专家裘锡圭教授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引进原台湾大学教授、著名比较文学专家张汉良教授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和比较文学学科领军人物,引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王安忆女士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和文学写作专业的领军人物,以及相继聘张涌泉教授、刘钊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端人才源源不断涌进复旦中文学科,与复旦原有较好的学术传统和专家队伍结合起来,复旦中文旗下的各门二级学科获得了巨大的学术增长能量,迅速走向国内前沿,并且搭建起与国际相应学科对话的平台。我们还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建立起全国唯一的文学写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MFA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我们通过发扬传统学科研究,增列中文学位授予点,中文学科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3个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多方面培养人才建立了广阔的平台。

    近三年来,复旦中文学科捷报频传,喜事连连。2007年,在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的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在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复旦中文获得两项学术贡献奖,两项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和六项三等奖。2009年,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获教育部评选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复旦中文获得四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和四项三等奖。尤其要指出的是,这一系列奖项中,青年教师参与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批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青年优秀学者队伍,已经在各自学科领域中发挥影响,一代新的学者阵容正在形成。2010年,朱立元教授领衔的西方美学史专家团队和黄霖教授领衔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专家团队双双获得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博士点项目。事实证明,风调雨顺的办系方针,真正为中文学科建设带来了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复旦中文学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方面,近年来面临着新的考验。在社会上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唯利是图的实用主义风气的引导下、本来作为中华民族存在之本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竟日甚一日地被边缘化。此外,学术界盲目跟风、崇拜华而不实的时髦理论概念,轻视传统,轻视审美,轻视文本的浮躁学风、弄虚作假的学术腐败,等等,都像山洪爆发一样淹漫到学院,侵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种种困境如何挑战,我们确实忧心如焚,迫使我们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更新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和学制创新。九年前,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本科生教学课程设计方面跨出了一大步。我们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强化中文专业教学,以中文一级学科为目标,制定了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的系列课程计划,并且安排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一两年级的本科生中间,开展阅读经典的教学活动。这些课程,包括了对《论语》《庄子》《周易》《史记》《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诗经·离骚》《说文解字》《马氏文通》、索绪尔《普通语言学》、韦勒克《文学理论》、钱钟书的《管锥编》等等以及鲁迅、胡适、沈从文、周作人等文选的精读,深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切切实实地让学生系统阅读了文学原典,打好了中文专业的基础。这门系列课程后来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从2010年开始,中文专业分学位委员会进行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改革,明确了研究生精英化教育的观念,强调在知识普遍贬值、学界普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我们要顶风而逆行,引导学生沉浸到真正的学习知识的快乐中去。今年中文系以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学科为试点,推行了六/七年制的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和四年制的博士生培养计划。我们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今年开始招收的硕士生,要求他们在两年硕士期间加大学习容量,要求他们向西方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文学专业一样,掌握三到四种外国语言,初步掌握古希腊语、拉丁语、或梵语等古典语言和相关知识,同时也学习中国古代文献学、古汉语等专业知识,为培养有真才实学、并且自觉以求知、修养、学术、人格为终身志业的比较文学的专家打下基础。2011年开始,博士生四年制培养计划将推广到中文学科的各个专业。研究生精英化教育,将成为中文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

    走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加强国际间、区域间的教学合作,也是近十年中文学科的发展目标之一。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国与国之间平行互利交流的基础,营造了21世纪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中文系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获得利益的单位之一。我们每年都会迎来几百个学历培养或非学历培养的外国留学生,不仅有汉语教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包括了全英文授课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同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出国进修和交流的名额,对等交流的学校也逐步地从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扩大到欧美等国,在教流的学术层次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国外汉学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使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正在有所准备,瞄准新的目标,在未来的国际学术舞台进一步发挥复旦大学的优势,为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我们的努力。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回顾八十五年来的艰难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为今天的局面感到欣慰。我们深刻理解,中文学科是复旦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文学科的发展,与复旦大学几任领导重视人文教育,了解人文学科的特殊规律,爱护人文学科的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也代表中文学科四家单位,向一贯支持我们的学校领导和各个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发展中文学科,我们才能说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