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校庆科研报告会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7-11-27浏览次数:360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7校庆科研报告会纪要
 

2017519日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在光华楼西主楼1101会议室举行了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为主题的校庆科研报告会,报告会分三场,历时六个小时,共十八位硕博士研究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杨乃乔、王宏图、王柏华、许平四位老师出席评议了同学们的发言。

邹莹以《“以徳致位”——荀子的政权正当性理论研究》为题报告,提出荀子通过将重建政治秩序作为政权正当性的基础,以“以德致位”说将政权正当性基础重新归诸君王之“德”;另一方面通过反世袭,取消血缘宗法在皇位归属问题上的根本地位,将殷周之“以德受命”之“德”从有宗教意味的“公德”转化为取消神秘意味的“私德”。杨乃乔老师认为邹莹能准确运用文献材料,但缺乏对自己观点的说明。

黄晚《由经权关系看经文诠释空间的敞开与边界——〈孟子字义疏证〉之“权”字疏证的存在论诠释学分析》以《孟子字义疏证》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西方基督教神学和存在论诠释学理论挖掘、探讨戴震经权观念的义理思想,以有别于传统经学研究范式的理论进路论证“权”之合法性的确立、权威性的证成为对经典文本诠释空间的突破、敞开,同时“权”无法逾越随经文权威性自然生成的独断论边界。杨乃乔老师认为黄晚有效梳理经、权、道的关系,文献翔实,论证明晰,理论框架严谨,建议在文献判断方面进一步加强。

庄薏洁《“多元叙事与文学实践”——民族寓言下的马来、马英与马华文学的族群关系书写的主题建构》指出,马来西亚的马来、马英、马华文学透过民族寓言体裁书写社会的重要现象——族群关系,不独以此建构特定主题,还以本身的特定意图进行特定文学实践。杨乃乔老师认为庄薏洁的架构宏大,若将论点聚焦得具体则更理想。

穆成功《阿中传统文学中的涉梦故事之比较研究》分析梦在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语境下的目的、作用。杨乃乔、王柏华和王宏图老师都认为这篇论文研究思维不错,如多提供一些阿拉伯梦文学题材更好。研究阿中梦文学间相似点时最好进一步提供更可靠的实证,这对一个留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穆成功能用汉语写这么好的论文已很不错。

王一飞《模式化作为一种预言性的模型:一种形象学方法》认为文学研究最好放在研究模式化观念上。杨乃乔老师认为,王一飞的发言在研究选题上非常有突破性。他集纳了三位当代波多黎各作家书写华人移民的小说为自己的研究文本,从形象学视点分析加勒比海地区国族在三部小说叙事塑造的华人移民形象。这是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在选题上呈现的一个重大突破。王一飞对三部西班牙源语文本的阅读使其研究规避汉译文本产生的误读。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王一飞把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学与形象学相关理论带入,使这个课题的形象学研究在相当的理论深度上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有效的跨文化分析。

王越凡《从“存心”到“复其本心”——论陆象山心学思想中的身心关系》从“‘尽反先儒’:陆象山心学之诠释语境”、“承孟释儒:陆象山心学之思想渊源”、“‘切近优游’:身心勾连之‘思’”三方面指出陆象山在继承孟子心性论基础上拔高心之主体性,将身心结合在一起,连结孔孟之学,彰显其作为一位新儒家代表在经典诠释过程中的心学特色、主张。杨老师认为,王越凡的选题有较高研究价值。她在扎实研读文献材料的基础上汇通中国古典学、西方诠释学,形成自己的陆象山心学思想研究路径。其观点鲜明、分析深入,体现其思考渐成熟之过程。

金瑶《单独监禁的窗——从兰波的“曲线式”结局到“所在”与“未在”》围绕兰波的核心意象“窗”展开探讨,从兰波诗歌表象呈现的曲线式结局入手,结合文本和诗人人生选择剖析窗究竟意味着什么。杨乃乔老师认为金瑶的文章思路清晰,体现较好的思辨力、灵气,对兰波其人其诗的分析有独到感觉,但诗作赏析味浓,望加强理论文献的积累、厚度。

孙舒影《同名的游戏与虚实的模糊——皮埃尔·洛蒂的写作身份探究》区分、梳理“洛蒂”一名对应的不同身份的复杂关系,力图阐发这一系列复杂身份链条包含的关于时间、记忆的深层含义。王宏图老师说,孙舒影抓住身份这个点分析作者名、笔名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带入异域写作。王老师建议带入殖民时期类似作家,突显洛蒂的独特性,否则易陷入循环论证。

许钇宸《“男性凝视”下的反击与超越——安吉拉·卡特的女性突围》以卡特多媒介创作中出现的凝视关系(主体-凝视-客体)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女性主义视觉理论、电影理论考察卡特如何反击“男性凝视”的视觉机制,在性别视野下重审视觉权力机制下“看/被看-男性/女性”,试图跳出原有二元绝对关系,挖掘卡特的文本文化建构、两性关系的新思考如何为女性找到新角色。王宏图老师认为许钇宸对安吉拉·卡特文本的把握很到位,对女性主义理论掌握得当,精准运用新兴视觉文化理论对卡特的文本实践的凝视做出详尽阐释,但需进一步思考性别的构成。性别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如何在研究中得到权衡并与卡特个人文化实践契合是接下来要考量的要点。

蔡思骅《种族主义下的“白种人”——陈查理形象研究》认为对陈查理形象的解读主要分三类:正面的华人英雄、种族主义代表和去男性化的典型、种族主义遗风与文化创造力的结合体,不能将陈查理形象简单解读为其中的某一种。王宏图老师认为蔡思骅的发言集中在族裔和身份问题。大家关注此问题时可能忽视了19世纪有过世界主义的大同理想。族裔间冲突很普遍,在中国国内就有。从极端角度说,如果族裔有其特性,那么为什么要加入美国籍?过分执着于族裔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巴尔干化。还有关于鲁迅的国民性理论,后现代主义认为这是一种殖民主义话语。这些问题可进一步思考。

黄灏扬《伏线万里的“西西里远程”——修昔底德笔法分析》提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早在西西里远征前暗伏多条指向西西里远征的线索,包括前期西西里探索、海军战术与技术、迷信天象、两位远征军将领惧怕雅典民众愤怒,表明西西里远征在修昔底德创作过程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修昔底德在多处暗示日后发起西西里远征及其失败的原因,暗示西西里远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中心地位。王宏图老师评议道,黄灏扬从文本细节出发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解读,分析细致,如要作硕士论文,可补充更多材料,全面进行论证。王柏华老师指出,如果黄灏扬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解读,不妨把过去的研究脉络理清,让读者清楚了解前人走过的路,从而知道这种新观点的地位。

肖芳怡《失控与降维——论巴塞尔姆对传统短篇小说观看方式的突破》研究巴塞尔姆施用后现代艺术手法对短篇小说这种以印象统一和结构严谨为特征的短的散文体虚构作品的再确认过程及其意义,王宏图、王柏华、许平老师认为肖芳怡论文的内在逻辑需加强,行文要规范。

胡泊《从<安乐窝>看“接触地带”新加坡华文文学之“乡”与“望”》通过中国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三种解读,从黄孟文的系列微型小说看出华人作家群保有的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张望”、对中华文化之乡“原根性”的保留、传承。许老师说,胡泊通篇阐释了对新加坡华文文学很好的理解,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观照,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学史都加以解释。报告中四个方面,包括对“接触地带”的概括、文化根源的断裂、自我的缺失、寻根还乡,引用的例子很到位。老师建议她在文章中加一个“观望”,目前看来有对“观望”部分的缺失。王柏华老师评价道,胡泊选取了“接触地带”这角度切入研究华文文学。老师建议她阅读一些该概念近期在西方理论体系发展的相关文献,必然会为这一主题论述带来新活力。

陈壮壮《以“美”为武器的文明批判——谈<草枕>的“非人情”美学观》提到,“非人情”在内涵上尽力摆脱人情,是批判人情的一种方式,表现夏目漱石独特文明批判视角、强烈社会责任感。许老师指出,这篇报告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先阐释“非人情”,再讲在《草枕》中的具体应用、关于极端审美两方面的评价,最后从动机目的得出结论,如能把“非人情”作为对物哀的具体阐释来论述,补充进去会更好。王柏华老师说,陈壮壮思路清楚,把“非人情”定为自然、审美,基本梳理清楚了,加入物哀的内容、夏目漱石受到的影响会更好。关于“俳句式的小说”应详细叙述。

谢微《翻译中的性别视角——论卡洛琳·凯瑟对李杜赠诗的翻译》从翻译中的性别视角入手,分析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诗人凯瑟对李白、杜甫间的两首赠诗的翻译。许老师和王柏华老师认为,这个题目非常好。谢微讲得非常细腻,对文本有非常详细的解释,综述了女性主义和翻译,具体分析了凯瑟的实践,包括译者的自我意识。对李杜的交往本身的解析可简略,把观点总结出即可。凯瑟的女性主义态度如何借助翻译表现的部分应更详细。如果谢微选的例子是女诗人写女同性恋,就更有说服力。这方面谢微可再思考。

王静怡《“买椟犹存还郑珠”——论王力以旧体诗译<恶之花>研究王力以古典旧体诗形式对《恶之花》的翻译,基于此案例讨论文化意象在翻译旅行中的变异,探究译者对异域文本的改写过程中文化身份的因素。许老师说,王静怡讨论了王力的翻译中的删节、准确性与关联,把结论落在汉语表达的可能性,但举的例子太主观,可选更好的例子,把结论提前展开阐释。王柏华老师认为可把新诗史视角加进来,参考《尝试集》中的翻译路径会更丰富,要注意王力四十年代的翻译活动中的民族因素实际上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王晗莹《引用、并置与融合——略论二十世纪“文学与科学”研究领域的变革》通过大量文献整理,梳理20世纪“文学与科学”研究领域的兴起、发展情况,归纳其未来发展趋势。许老师指出,王晗莹进行了大量文献工作,翔实梳理了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研究形式、结论、关注点,得出不错的归纳结论,展现出研究发展脉络。王柏华老师认为这是有趣的话题,建议王晗莹对这问题找到一个集中突破口,把重点内容串联凸显出来以代替平铺直叙。

吴雪凝《考验与神罚:<约伯记>苦难观研究》认为写于流亡早期的“申命派史记”及其中体现的对民族苦难的神学解释可能构成流亡后文学作品《约伯记》反思和质疑的对象。许老师觉得吴雪凝的结论非常好,新颖地从苦难观视角推翻传统看法。王柏华老师建议吴雪凝把中国学界的思考放进去。

本次比较文学研究生校庆科研报告会囊括国别文学研究(包括法国文学研究、英语文学研究、早期希腊与近东-中东诸民族文化研究、东亚和东南亚文学研究报告各两篇)八篇;经学诠释学研究三篇;翻译研究、形象学研究各两篇;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各一篇,展示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多重面向。本次报告会充分展示了比较文学研究生的整体水平,每个发言人都做了充分准备,现场表述简明清晰。感谢各位同学参与,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点评!(撰稿:廖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