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22年复旦中文系“拔尖计划”获奖学生风采展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22-10-14浏览次数:2797


编者按

 2020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复旦中文学子申报并经过“拔尖计划”的培养,形成了主动探索、深入钻研、勇攀高峰的精神,一批同学在培养中表现优异,于20226月获得“拔尖计划”学生称号,并立志在研究道路上做出更卓越的成绩。这里选编获奖同学的感言,希望有助于新同学体悟先行者的历程,更从容自信地在“拔尖计划”中踏出自己的坚实步伐。


包笑婷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

在我的大学生涯中,陈振宇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大三上学期,任重书院组织了一次讲座,陈振宇老师在其中分享了“第二人称代词命题感叹句同盟性”,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同盟”这一范畴。陈老师在讲座中主要分享了对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调查统计,在讲座后,我与陈老师沟通能否对第三人称展开调查,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并支持我结合当学期“计算语言学”课程的知识进行调查。之后的沟通交流中,陈老师还向我提供了之前研究生学姐的研究成果供我参考,并鼓励我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调查和分析。

研究过程当中,我结合之前研究生学姐的语料数据,也额外收集调查分析了千余条语料 ,还运用陈振宇老师、陈振宁老师设计制作的个人网站“永新语言学”,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

写作过程当中,陈振宇老师不仅在知识上给予我很大的指导,也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大支持。开始写作论文时,陈老师和我说:“刚开始写作论文时一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不过没有关系,你放心大胆的写,我来帮你改。”并且陈老师在之后多次指导我,“写论文要以讲道理为主”“要善于归纳其中的规律”。正是在陈老师的鼓励之下,我申报了望道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受到了盛益民、陶寰等几位老师的大力扶持,最终以优秀项目结项。后来我也以之作为我的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题目,目前均已顺利完成。


杜昕儿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就读本科期间,朱刚老师对我走上学术之路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在二专学习时候,朱老师开设的一门“苏轼精读”课程,让我初窥古代文学研究的门径,对于中文系学术研究的对象、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转入中文系后,我阅读了朱老师的一些专著,参与了他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在了解老师的学术兴趣与唐宋文学的研究现状后,坚定了跟随他学习古代文学的信心。朱老师本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他鼓励我们向他主动求教,在面谈时,无论是关于具体的文史知识,学术前沿,还是未来的发展规划,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与我们交流分享。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元祐叙事”与南渡士人对靖康之难的历史认识——以陈与义诗为中心》。也是在朱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在研究生期间弥补本科因疫情无法出国交流的遗憾,赴海外学习交流。在疫情封闭期间,朱老师在短暂的活动时间内,穿戴着防护所需的面屏、口罩和反穿衣进入我所在的网格,就我的毕业论文初稿进行沟通和指导,有的时候几乎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只能请他一次次重复。这段艰难而珍贵的经历,和四年前我在座无虚席的教室里、不得不坐在地上听“苏轼精读”的经历,以及无数次在线上、线下被朱老师的授课深深打动的经历一起,共同构成了我本科期间最珍贵美好的回忆。


蒋沅颖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在复旦的四年学习过程中,来自老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我的帮助尤为明显,不管是与本系还是外系、外校的老师交流,所得到的建议往往都非常诚恳而且切中肯綮。在撰写研究论文的初期,我陷入不知如何能有效组织一手文献的困境,大体上对自己的研究思路有所想法,但仍旧不确定其实施的可能性如何。而在这一阶段,中文系的段怀清老师和王柏华老师则在我寻求帮助时给出了不同风格的意见:一方面是需要攻其一点,紧绕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视野放开,涉及时代背景。这两项要求即成为我在内容撰写上的两条指导线索,促使自己在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分析材料外,同样也关联时代命题,回到当时语境下去思考是否有更多值得展开讨论的可能。而在参加外校拔尖计划学生交流会之前,复旦大学还将文科组同学组织起来,请来历史系、哲学系等各位老师做集中指导,就展示思路和展示形式进行指导,其中历史系的仇鹿鸣老师不仅提出了我展示形式的不足,还深入至研究内容进行提示,让我在修改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完善材料并填补逻辑漏洞。而到线上交流活动的当日,南开大学的金鑫老师同样也启发我关注时间线性进程外的个人身份差异因素。在同各位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不管老师对讨论的具体话题是否熟悉,都能够帮助我从整体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再进行细节上的处理和文本的分析,而这正是使我感触颇多的地方。


张向旭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生

在我本科阶段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课程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这门课是计算机学院的专业课程,由邱锡鹏教授开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一些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上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邱老师在黑板上带着我们一点一点推导算法的公式,这让我们不仅能够使用算法,而且还能了解算法产生的动机与原理。我记得在推导EM算法时,邱老师分别展示了两种推导思路,这两种方式的动机都非常自然,并且都可以推导出正确的结论。这也让我不得不感慨经典的算法在理论上总是非常的严谨。另外,高斯混合聚类与K-means聚类算法的对比也让我感受到了算法是如何不断改进并提高的。此外,这门课程还包含丰富的实践模块,大大锻炼和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在课程作业中,我们自己动手,从零开始一点点地实现诸如最近邻分类、高斯混合聚类以及前馈神经网络等经典算法,并了解这些算法背后的计算逻辑。而且,这门课对于非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也非常包容,来自中文系的我也有幸在课堂上做过分享。课堂上的分享讨论非常活跃,同学们的提问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学习得还不够透彻,对于算法和实验的准备还不够完整,一些细节还没有把握到,需要进一步提升。


吴蕊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本科期间参与到学校的荣誉项目里,极大地增强了我对于学术的认知。我在大一时是一名历史系的学生,大二通过转专业来到了中文系,在转专业之前,中文系的周双全老师以及张怡微老师的通识选修课让我对中文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一次讲座是在张双利老师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这门课上,我参加了由张老师组织的一门讲座,由同学分享,整场讲座三个小时左右,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也让原本对哲学避而远之的我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影响我最大的科研实践项目,是我在大三时报名参加了院系的曦源项目,这次学术项目经历使我在康凌老师的指导下,对于学术本身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康凌老师的耐心教导也使我有了很多进步。在曦源学术项目中,我最终完成了一篇题目为《战争、凝视与女性主体塑造——以<我在霞村的时候><色,戒>为例》的论文。大四这一年,我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现代女性和国族战争的关系,并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战争中的凝视与女性表演——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对研究的对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整理文献,筛选有用信息,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认为,在本科期间参与到各种讲座和学术项目中可以为之后的研究道路打下很好的基础。


刘怡君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

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些笨拙,没能像周围的同学那样早早找到喜欢的研究方向;但常常又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戴从容老师这样的导师。

在外国文学史课上,戴老师讲述维特与身边的阿尔伯特们时,引入了英国斯威夫特的一组概念:蜘蛛社会与蜜蜂社会。前者表征中产社会的制约,蜘网不断抹除个体锋芒,它在变得固若金汤的同时,也只能编织出均质的世界;后者则不然,这里不需要通过纠正、挑刺来彰显自己的聪明,而鼓励不懈地创造,从小我向大我迈进,去思考创造性的真正所在。

往后每每收到戴老师的反馈时,这段话都会在耳畔迸涌腾跃。她总是包容我稚拙的文字,淘洗那些生糙与琐碎,拨开种种前见带来的遮蔽,助我望见更深玮高远的景色。最动人之处,在于她对每个学生的细微之处都是如此尽心赤诚。我和戴老师第一次交流是在课程作业的评语,我看见晚年的托尔斯泰以《复活》圈定出一个闭合的集合,老师则将这个集合打开,鼓励我走近“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往更深刻的方向继续进发。写作时闪念而逝却遥不可及的阿尔扎马斯之夜,被老师抓住放在我眼前,在异常的喜悦与感动之中,我感觉自己总是漂浮着的心似乎落地了。我很快联系了戴老师,请求她做我的导师。我一开始并不敢考虑俄国文学,别说知识基础了,连语言也完全不通。但老师的鼓励、敦促、悉心指导,以及这份不断重现的感动,让我暂时放下顾虑,在19世纪俄国文学里快乐地探险。

如果戴老师是蜜蜂的话,我也想试着做一只蜜蜂;如果真能像蜜蜂一样努力,那不管要等多少时间,总能酿出蜂蜜的。


颜润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我毕业于复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认真踏实,目前直博于本系现当代专业,拔尖计划于我而言带来向内和向外双重视野的开拓。

首先,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科研理想。在扎实完成专业课内任务之余,我参加了仇鹿鸣、章可老师的学术训练营和研读班,现场旁听多场校内外学术研讨会,更有幸作为分享人之一于中文系“拔尖计划2.0”的交流会现场向各位师长汇报我的研究课题。尽管作为本科生的我学术水平非常稚嫩,但交流会现场我为学者们严谨而扎实的治学态度所深深打动,对文学研究的学术理想也更进一步坚定。

除了本专业的学习,我也朝着跨学科、国际视野的方向努力着,以求为自己的研究获得更多启发。本科四年期间我完成了外文学院英汉双语翻译二专的修读,同时修读了传播学、经济学、法律哲学、国际政治等通识课程;曾赴韩国成均馆大学交流,连续两年参与庆应大学线上交流活动。文学从来不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社科领域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为我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多元的工具和路径,我对当代文学文化的研究兴趣也在丰富的知识背景中逐渐萌蘖。

通过“拔尖计划”,我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变成一名研究者的成长。在未来,我有志于先做好一名文学批评学者,再以足够学术积淀进入文化研究与批评领域,为中文学科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胡展华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

我想谈谈我在大二暑假及大三所做的关于方言地理的曦源项目。

20207月盛益民老师带着当时对调查还很懵的我走进第一户人家,我在表格上小心地做着标记。而后在当年的暑假、国庆与寒假,我又走访了十八个家庭,有些院落或客厅传来的口音与我们相近,有些则颇有些费解。许多发音人不仅很耐心地回答我繁复的提问,也用各式各样的家常菜款待调查者;新出炉的梁弄大糕和在鹿亭山中夜晚的溪坑上漂浮着的酒酿的味道也都令人难忘。

经历这样一次为期一年的方言调查并学习学术写作,可以说是遂了我进入中文系的夙愿。克服了舟车劳顿,也战胜了社恐,同时对方言学的想象变成了琐碎而生动、引人入胜的细节。调查中我时时提醒自己应该恪守客观态度,每到一点却总有语言上的新意待人,携带着学术的未知与各地的人交流,是多么快乐一件事!

整理语料是一件煞费心力的事,而写作组织材料又让我吃了苦头。盛老师一直给予我殷切的鼓励和关心以及善意的批评,后来我又得到黄河老师的指点。有如此的老师引路、帮扶,想来这也是本科生活中让我感到极为自豪的了!

本科生活即将结束,希望读研时也能继续做细致的田野调查,争取描写好方言,发现和解决新的语言问题。


游丰硕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

本科期间,我先后跟随中文系的盛益民老师、马良老师,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的张梦翰老师进行学术训练。四年里,每位老师不仅在学科基础、科研技能上给予我细心的指引与教导,更帮助我建立起了对学术研究、产研结合的热情和决心。

大二时,我开始跟随盛益民老师做方言传教士材料的文献整理工作。在盛益民老师的指导下,我从家乡温州方言的同音字表开始做起,又渐次接触上海方言、杭州方言的历史材料,其中关于一本100年前由传教士整理的杭州方言字典《杭州声音》的研究在2020年通过了望道项目的开题,对其中音系的归纳和总结从此贯穿了我的本科生涯。文献整理的工作较为繁复、庞杂,研究的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耐心,还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并结合一定的自动化技术。在这样的工作中,在盛益民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巩固了本科期间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基本的文献数据整理能力。

到了大三,系里很早就开始鼓励大家寻找学年论文的方向与选题。我一直对实验语音学和病理语言学抱有兴趣,又很幸运地联系到了张梦翰老师和马良老师作为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就以学年论文作为了解实验语音学这门学科的契机,开始了对语音学研究设备电声门图仪(EGG)的研究。在张梦翰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EGG的用法和数据分析的要领。有了这一次的基础,在大四时,我开始跟着的马良老师探索言语超声设备在病理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题目。目前,我已直研本校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希望今后能继续在这一领域不断求索。


曹烨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生

我是西藏内地班学生,2018年考入复旦大学,2019年转入中文系,在三年多的探索中不仅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有幸直研,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及多次奖学金等。

学习方面,我不断突破自我,申请了曦源项目。所写论文《抗疫背后的中国理论——从“此岸”到“彼岸”》选入优秀论文集成册出版,并参与多次研读班、读书会。

工作实习方面,我担任刀画协会社长、宣传副部长及青苗社后勤组成员,组织活动累计 3000余人参加。我曾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西藏中心实习,参与西藏自治区工委历史沿革陈列室、工委财经委机构变迁陈列室设计。

社会实践方面,我作为负责人申请了“乡村振兴中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模式调研——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洛珠品牌为例”课题,深度考察实践地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物交会等民俗活动,该项目被评为“校级重点项目”。所参与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探索——以高家堂村为例”项目被评为校级优秀实践项目。

以上各方面活动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的是曦源项目。我自幼喜欢《骆驼祥子》,奇怪的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小福子。进入中文系学习后,有幸修读孙洁老师开设的“老舍精读”,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老舍的作品和精神,他对底层妇女的怜悯让我不禁为之动容。期末论文便选择了老舍的底层妇女写作这一主题,课后诸多疑问都得到了老师的耐心回答,我也收获了老师的鼓励。后来我再次联系孙洁老师,在她的指导下参与曦园项目,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正式的完整的课题研究。该项目不仅锻炼了我的全流程自主完成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更启发了我的毕业论文,也构成了我未来研究生期间各类论文的一次演练。

我深知自己仍是科研路上的孩童,但在老师的引领下,在院系和学校为我们铺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踏实有力的一步,今后定不忘今日之心、老师指导之举与学校栽培之力,勇于在所研究领域保持探究的好奇心和持久的行动力,“积极友善,求实创新”!



李玥涵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参与拔尖计划,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在大学四年,逐渐找到自己的学术志向,并通过卓博计划,继续师从陈思和老师在复旦开展学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激励我前进的,是课堂内外收获的兴趣。首先是跟随康凌老师开展望道项目,研究台湾作家袁哲生。康凌老师的耐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促使我不断发现自身写作的缺漏,并阅读大量文献,最终写成了可以发表的文章。这期间,我发现学术不仅仅是需要靠积累,更需要靠严谨的逻辑和写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康凌老师自身稳扎稳打的学术态度,也是我的榜样。其次,从计算到智能课程上写下关于人工智能与诗歌创作的论文,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答辩并获得一等奖,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科融合、发挥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不一样的东西。因为这篇论文,我被微软小冰创始人宋睿华老师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参与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对谈,收获了别样的一次旅程。也因此,我对于本专业的文化研究方向,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身为一位文学创作者,我长期在诗歌刊物、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也是复旦诗社社长,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文学敏感和文本细读功力,锻炼了我与人交际、沟通的能力,这些基础让我得以在中文系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独特性。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倪伟老师、金理老师的课程上,我开启了文学研究师学化的视野,并渴望将文学联系到日常生活、社会领域,与我们的当下共振。尤其是金理老师的望道讨论小组,让我得以参与到青年作家最新的出版物的评论之中。在中文系四年的学习与学术经历,锻炼了我自身的耐性,也让我无法割舍对文学批评的喜爱,立志以后成为一个能参与到文学场域之中的文学批评者。


厉千珞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我毕业论文的主角是苏轼。我追着苏轼的脚步,去过许多地方。镇江金山寺,无锡第二泉。登上惠山顶时,夕阳正从天际落下,“水光翻动五湖天”,一如他千年前所见。在眉山,蟆颐山下岷江如玉带,苏坟山上松风如海舞。三苏祠的旧井,据说本地学生会用井水洗手,企望有二苏兄弟那样的好成绩。在杭州,我遇到叽叽喳喳的小学生们,他们围在苏轼塑像边,领头的孩子说:“这是苏东坡,是伟大的诗人和美食家。”我一个人在苏堤上走,初春的风,自湖上吹来,教我的发丝和柳丝一同飘舞。我想苏轼是贬谪下凡的星星,他不是病死,而是真的乘风归去。他已经离开了一千年,但通过这种方式,一直陪伴着我们。

去年冬夜,我穿越光草,如夜渡船,忽然想起《旅夜书怀》。草是一点点,风也是一点点,孤独的小舟上,只有诗人一个。银河贯穿天际,和地平线垂直,展开无比宏大的平面。而月亮在水里,永不停息地涌动。水与月都是永恒的,而诗人的船如此渺小。可这样渺小的我们,也有足以对抗永恒的东西,那就是文学。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者也。”“人生如同水逝,而逝水终在海,死去如同月落,而落月不离天。”大江与月亮,从杜甫手里,传到苏轼手里,一直传到我这里。当我想到这一点时,我感到我就身处大江之侧,那月光穿越千年,将清光泼洒在我身上。


罗瑜涵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很荣幸能够参加“拔尖计划”的评选,为我的本科学习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在本科期间专业学习及学术训练成果的肯定,也将成为我之后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深入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动力。记得四年前,在参加“博雅杯”面试时,老师曾问我,“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回答道,“鲁迅先生。”这是我与复旦结缘之始,也是我与中文系结缘之始,但当时的“喜欢”是炽热纯粹的,也是感性幼稚的。直到大二下学期,我有幸选修了郜元宝老师开设的“鲁迅精读”课程,才真正感受到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的魅力。在课堂上,郜老师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为我们讲解了鲁迅先生的早期文学活动,小说、杂文及散文创作,在客观全面、自成体系的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学术前沿观点和新颖的研究视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呐喊》与《彷徨》所涉人物进行了统计和梳理,不仅形成了狂人系列、妇女群像等人物体系,而且在跨篇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人物关系网络,在整体的视野下开展学术研究。这让我感受到,学术研究不仅是知识性的,更是创新性的,它是一个开放的、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由专业知识学习进入到学术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老师或者书本给我们提供的框架之中,还要有自己更加深入或是更加拓展的思考,并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手段,将自己的思考落实为成果,以取得学术研究上的进展。四年后,我在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朝花夕拾》的互文性研究”为题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既是我本科学习阶段的起点,也成为了一个“互文”的终点,但我深知,此时的结束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学术研究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九月,在复旦,再见吧!


陈笑天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戏剧专业硕士生

参加拔尖计划让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复旦的四年学习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经历有许多:第一次完整地学习古典语言,第一次校勘一整篇古典文献,第一次参加戏剧演出,第一次投稿严肃的文学创作比赛……但我想在这里感谢本科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李猛老师。

2020年春季学期,那时候的我绩点不高,对感兴趣的方向也懵懵懂懂,在未知与焦虑之间的我凭着对南北朝文学的一点兴趣而选修了李猛老师“断代文学研究”课程,选课的同学只有四位,算上旁听的同学也不超过十位,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相对冷清的课堂上,李猛老师每节课都为我们精心准备数十页的PPTPDF课件以及相关诗人的入门、进阶研究文献,到现在我还能想起当时于深夜伏案读书,读至江淹《恨》《别》二赋时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的时刻。为了更好地提高小班课堂的教学效率,李猛老师让每位同学都自己选择一位诗人主讲,当时读鲍照诗感到十分大气痛快,因此不知天高地厚地作了一次《鲍照传记及诗文评》的讲稿,从鲍照生平、史传对读、乐府诗、《芜城赋》《鲍照集》以及后世评价等方面较为完整地介绍了这位著名诗人,并在之后完成了《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论》的注解,这些作业从现在来看当然是稚嫩的,但在当时而言,却是我进入复旦一年多以来第一次完成的有分量、有价值的内容。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下半年我继续跟随李猛老师学习“古典文献学基础”“佛教文学”课程,在文献学课程上对《广弘明集》卷三《七录序》作了一次完整的校勘,并在校勘过程中发现了其中文献卷数上下文不合的问题,而当我想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发现并未有前人讨论过。尽管我最后对此问题也没有能够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解释,但这种发现问题(尤其是前人未发现的)和尝试解决它的快乐的确是难以言喻的,这次校勘工作让我初步尝到了学术道路的艰辛与快乐所在,而我的毕业论文也沿着这一文本展开,对《广弘明集》中的其它几篇文献展开了讨论。可以说,我在本科阶段的一切与学术有关的、微小的探索,都离不开李猛老师的教导与帮助。

在中文系学习的四年,既是不断提高文学素养、体认伟大心灵的四年,又是不断探索学术方向、尝试文学创作的四年,我十分感激中文系诸位师友对我的关心、照顾,这也是鞭策我日后继续勤奋、刻苦学习的动力。


王姿雁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生

印象最为深刻的还应该是参加曦源项目。选择参与的动因,一是因为对黄仲则的喜爱,二是从未接触过学术项目,想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在陈维昭老师的帮助下,我对最初的想法进行了调整,也确定了题目,在疫情居家隔离的那个五月开始了对于黄仲则的研究。

一开始是毫无头绪的,再加上居家学习资料有限,压力也很大,我把原文本的材料看了很多遍,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和论文写作的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不能拘泥于一个作家一个文本,于是开始向外扩展阅读,并逐渐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无数次无果的尝试之后,慢慢摸索出了一些头绪,也逐渐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乐趣。

还记得曦源项目的中期答辩,我恰好在世博会做志愿者,在结束了白天的工作之后,晚上在隔离宾馆继续整理材料,撰写答辩稿,虽然疲惫,但是在答辩顺利通过的时候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成就感和乐趣。特别是沿着黄仲则生命的轨迹一路看下去,梳理完每一个他喜欢的不喜欢的真诚相邀的虚与委蛇的人,对作品和诗人甚至整个时代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曦源项目也为我之后的毕业论文打下了阅读的基础,这次经历使当时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摸到了学术研究的轮廓。在真实的学术体验与训练中,我清楚认识到学术和科研绝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毫不费力,但当我沉湎在其中经过努力收获到一点成果的时候,我会真切的感受到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在接下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我想我会记得这次宝贵的经历,一直这样走下去。


卢倩蓉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生

对我来说在复旦的经历是弥足可贵的,从通识课到专业课都有新奇的感受。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门课是张岩冰老师的文学概论。何为文学?文学理论可以带来什么?这门课带给我了全新的认识。文学是进入心理、回到历史、触摸现实的一种路径,而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和评论不同,理论本身不做评价,却可以帮助我暂时搁置感性因素,发觉认识事物的新角度。正是这种批判性的实践吸引了我,让我试图在文本的缝隙和褶皱间发掘“真实”。我也因此决定在这一领域继续学习,获得更多美的感受和智性的体验。

文艺学也是一门包罗万象的领域,岩冰老师鼓励我们多去研究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于是我兴奋地发现广博驳杂的文化现象中异常丰富的信息含量——原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是这样新奇的体验。在导师的支持下,我的学年论文做了一个我之前从未设想过的题目,一些小众的、新鲜的,并不是那么经典的甚至是快消的文本也可以有如此丰富的阐释空间。完成这样和自己身处的现实息息相关的课题让我很有参与感与成就感。

它改变的不止是我的学术思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看待世界的入径——以一种反思性的、批判性的、谦逊的、多元包容的态度对待人和事。

同时也要感谢专业课以外各种对我有启示性意义的课程——中外电影文化研究课上初次接触电影这一伟大的叙事艺术,“人文的物理”教会了我人文与科学之间有共通的起源和认识思维;“人口与经济”教会了我社会科学是如何研究与实践的;“西方现代艺术”让我从另一种媒介的角度看待文艺理论……我由衷感谢所遇到这些课程的任课老师,让我从他们各自的擅长的学术领域获得新的见识。


石清溪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文献学专业硕士生

参加拔尖计划报名之前我内心仍有一些犹豫,因为回顾大学四年时光,我认为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还可以做到更好。但同时,争取拔尖计划对我来说既象征着审视并认可自我的勇气,更是为自己接下来的学术之路确立一个新的起点,激励自我以理想为炬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四年里,对我影响深刻的学术经历有太多太多,比如刚上大一时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中国生命伦理学大会,旁听了专家们就伦理学最前沿问题展开的热烈探讨;比如第五届中国古代文章学研讨会,我有幸见到了王水照先生,聆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学术视野,窥见了专家们做学问的思路和方法。去年十二月,我有幸得到古籍所陈正宏老师邀请,参加了陈先行先生的讲座。与我此前习得的、书本上的基础文献学知识不同,陈先行先生通过“版本学起源”这一主题分享给我们的,是几十年奉献于古籍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心血所得,是从切实地广览、搜集、鉴定古本善本中积累的极为珍贵的经验阅历。讲座后,老师、学长学姐们为我们展示了古籍所珍藏的善本。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宋版书。棕褐纸页上清朗的墨字、虫蚀的斑驳孔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文献学将数百年光阴剖析笔下的厚重分量与重要使命。这次讲座为我揭开了文献学发展史宏观叙事之外,由无数具体的人物以及他们鲜活的生活交织成的历史背面。比如书籍文物价值的诞生过程,宋本热对古人刊刻、藏书活动的影响,以及宋本热这种大潮流背后,不同人利益追求或兴趣趋向的交缠。再比如透过纸面上的压痕、蜡迹分别临摹与影抄,藏书家甚至逐利的书贩,有着文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专业知识与鉴别技术。文献学不是拘泥书本文字的学科,它要求我们在复杂又具象的历史事实中溯清源流与因果、发明真实,要求我们通过蛛丝马迹从生动的、多维的、人的活动结果中拨开迷雾,察觉并解决凝结在文献里的疑难问题。作为投身文献学研究的学生,我如何做到在细节辨析、宏观思考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如何见微知著,从无疑中见有疑,从细节中一步步探索庞大的真相,如何走出自己狭小局限的研究舒适区,寻求“通观”,这都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这次讲座的收获,是我今后探索文献学奥秘的引航灯塔。


王雨晴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在中文系的四年里,收获良多。在一堂堂专业课上,我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个生涩难懂的理论,面对的不只是源远流长的文学史、文学传统,更是在和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我在不断地叩问自己,自由地寻找生命中的火花。

本科期间,张新颖老师的“中国新诗”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时间是在下午,我至今仍然记得老师在夕阳的余晖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念着一句又一句的诗。不需要更多的解读,不需要更多的演义,没有了对时代背景、诗人生平的敷演,我们就这样直接和每一首诗相遇,和每一位诗人对话,纯粹地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文字里传达的细微情感。在这门课上,我“结识”了自己最喜欢的诗人——冯至,并且选择了冯至的十四行诗作为期末论文的论题。这门课对我的影响并不止步于课程论文的完成。直到现在,冯至的诗仍然鼓舞着我,他说,“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地奇迹,在漫长地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他说,“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困顿之时,读几行冯至,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旺盛的向上的生命力,像土壤之于树木,活水之于游鱼。这也是文学以及在复旦中文所受教育带给我的感受,在为现实的压力感到纷扰之际,有一份定力和勇气遵从本心,永远自由地探寻心之所向。

正是这种中文系的开放性,让我在本科期间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通过本科期间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对于媒体研究,对于新闻与传播有着热望和向往,也因此决定在研究生期间在新闻学院继续自己的学习。非常感谢中文系的培养,感谢拔尖计划的扶持,给予我充足的养分和思考资源,也赋予我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勇气。


蔡宜凡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

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然而回想起来,许多老师、课堂甚至论文,都让我颇有所得。

大一时,申小龙老师在语言与文化课上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和亲切回应,文博系的赵琳老师在课堂上虔敬地展示文物之美,这都让我了解到大学课堂的独特魅力。大二时的通选课上,外文系的王升远老师带我们走近一段段人事,教我们辩证思考,“以体肤感知历史,以智识冲破愚味”。大三的专业课则让我切实地感受中文系课程的精彩,我记得在被夕阳涂抹的“中国新诗”课上,张新颖老师深情地谈起冯至;记得郜元宝老师在课程录屏里,一字一顿地勾勒鲁迅的轮廓;记得朱刚老师“苏轼精读”课的讲义如何使我鼻酸;记得张岩冰老师在“女性文学”课上,带领我们突破性别和身份的框限,去思考种种复杂议题。

在学术上,尽管本科四年内我并未做过学术项目,也没有发表过论文,但在踏实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对学术研究有了尝试和小小的心得。大二的比较文学课上,我以日本“浦岛传说”和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作为研究报告提交,王柏华老师给了我肯定和鼓励,而这一论题有又让我看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便将它作为学年论文的论题,继续深入。由于中文系只有邵毅平教授的研究和日本文学相关,但邵老师很长一段时间只给博士生开课,并不做本科生的导师,犹豫再三,我最终鼓起勇气找到邵老师,请老师做我的论文导师。事实证明,这一举动非常正确,邵老师为我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更清楚学术研究的规范,使我粗浅的论文得以有了明显的提升。

比较文学课程研究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我的这一系列相关研究,让我感受到做学术的乐趣,它们就像滚雪球一般,从一开始的一点点发现,到越往后越浮现出来的新面容、新结论,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又让我感到有趣和魅力。

九月,我将成为硕士研究生,在比较文学领域继续学习。我会带着这份踏实和热忱向前迈进。


李祎峰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出版专业硕士生

复旦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令我收获颇多,除丰富知识、开拓眼界外,学术研究的经历最真切地推动了我的成长。倘说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不断完成任务和既定目标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学术则在于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包含了多重的对话——与经典、与自己、与世界,也正是大学期间的数次对话使我惊醒、蜕变并确定了继续攀登的方向。

本科阶段,我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导师戴从容老师在学业与生活上给予了我诸多帮助,而倪伟老师、朱刚老师和郭西安老师等也曾以高深的学术造诣和温暖的人格品质影响了我。此外,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哲学系的张寅老师。自大三上偶然旁听了一次他的课后,我每个学期都会自觉地坐进他授课的教室,在中文系的课程间隙短暂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会。记得第一节课后,我询问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他觉察到我是旁听生后,梳理了一份基础书单,并分享了大量电子资源——我至今还未读完。大三下学期,他与哲学系的谢晶老师共同开设“意识形态研究”课程,与后者在课堂上频繁对谈。谢老师是一位精准的学者,她总是迅速精确地切近核心,而张老师则会关注更多社会面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无论我今后的道路走向何方,我都不会忘却张老师的品质,并将在攀登的路途中,牢记知行合一的理念,于“知”的方面钻研开拓、精益求精;于“行”的方面秉持初心、热爱生活,它比大学里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更像一笔宝贵的财富。


崔越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文化遗产学专业硕士生

2021年春季学期,在全球疫情暴发的节点中,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交流,这是我毕生难忘的经历,我十分感激学校给予我这次机会,也感谢院系老师和外事处老师对我的支持与陪伴。

新加坡的文化是多元而驳杂的,这里包容开放的政策和环境,让我了解到共同体的意识和开放的态度,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的交流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异国文化和民俗风情,还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校园环境十分优美,绿树掩映,天空蔚蓝,叫人流连忘返。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无论是运动项目,学习研究还是社团活动,都场地齐备,一应俱全。在学习方面,它独特的课程设置让我体验到了全新的教育体系。除了正常的主课,每周都设置有额外的讨论课程和tutorial time,主课为引子,重点则在辅导课和课后时间,无论是阅读文献和材料的能力还是团队合作与沟通的方法,在其中都至关重要,我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激励与提升。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文物学和美术史等非常感兴趣,我一闲下来就会找时间前往各大博物馆和展览处,在交流期间也不例外。我一直十分关注的“黑石号”沉船原出水瓷器一直陈列在当地的亚洲文明博物馆中,在前往观赏和品鉴的过程中,我有了对瓷上题记展开专业研究的想法,也因此开始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确定研究生阶段的攻读方向。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幸运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与他们一起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休闲学习是最惬意的事,有了他们的陪伴,我的交流之旅也不再孤单。我想,这将是我一生都会铭记在心的情谊。我始终记得,那些坐上夜巴士独自出行的晚上,海风如千百年都未变过那样吹拂着,绚烂明亮的城市里,人们在按部就班地缓慢生活。我闭上眼睛,仿佛就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但依旧能隐约感到,身边充满指引前行的光亮。


王启文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

我高中时曾经是一个理科生,参加过数学竞赛,但是成绩并不好,竞赛上没有斩获可以保送的资本,高考也并不理想,侥幸进了大学以后非常迷茫,只是因为喜欢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然后呆呆地痴想中文系也许是卡翁所描述的那个曼妙境地吧。经过一些幻灭和失望,也重拾了不少信心和勇气,所幸的是选上了姜林静老师的“天籁与诗:德奥古典文学与绘画”这门课,这是我大学期间最为喜欢的课程了!当我们课堂上的古典音乐、绘画与诗歌的交融在六教里跃动时,这让我相信卡尔维诺所描述的那种境界是真实存在的,为我苍白的精神世界里带来一线希望。

于是机缘巧合地了解到“沙仑的玫瑰”研讨团体,每月在志达书店开讲座,向公众免费开放。我因此体验了许多曼妙的诗与意象之夜,《沙仑的玫瑰》这套小册子所涉及的六个意象我几乎全部听过,万花筒般的数次流目亦能给当下以无穷的慰藉,书籍的记录还是视频的回放,都不及在场的共鸣那样意味深长。

大四毕业保研本校的世界文学,很感激“沙仑的玫瑰”为我指引了文学上研读的方向,我一直觉得能聆听这三位青年学者和诗人讲课是我一生中莫大的幸运。我也觉得三位极其优秀的青年老师共聚一堂讲述一个意象,这种模式本身就很有行为艺术的色彩,有点像是激浪的先锋艺术。听三位学者争辩讨论,又彼此补充,对同一意象提供不同文化资源与身份传统的回答,这让我切身地体验到世界的丰富性与视角的多元,于是文学在听众眼中不再是单薄无味的符号,而是向诗画音乐以至于无穷的载体开放,我以为这是一种出于饱学的自信,它为我亲身示范了一种体贴文学的方式,即颔首于世界的丰富性,用故事与诗歌的方式折射它多元而庞杂的存在。


王涓汇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出版专业硕士生

本科四年的学习中,谢金良老师的“中国古典美学”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课程之一。在学习过程中,道家美学是我最为感兴趣的部分,老庄哲学中无拘无束、自然自由的生存态度和非功利、超脱性的审美境界尽管很难达到,但其中传达出的一种寓于平淡之中的朴素、自然的审美力量却令人心向往之。有一次谢老师在课程微信群中分享了骆玉明老师讲“老庄”思想中的生活智慧的微视频,骆老师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道醍醐灌顶,发人深省,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认知。

课程期间适逢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辞世,于是老师决定将撰写文言体的李泽厚传记作为期末论文的要求。在写作文言传记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过去的课程中写过的论文已有数十篇,但以文言方式进行写作还是第一次。但与此同时,作为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我也对传记的写作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也是一种将过去对古典语言的积淀和热爱诉诸笔端的好机会。为此,怀着憧憬与不安的心情,我一边搜集和整理着李泽厚先生生平相关的传记资料,一边泛读着李泽厚先生及其研究者的相关著述,这使得我对李泽厚先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先生广博深厚的学养和翩翩飞扬的文采令人由衷地敬佩。最终,我完成了题为《哲人其萎,薪尽火传》的文言传记,这是我第一次以文言体作成的完整文章,尽管有着诸多并不成熟的地方,但在思索辞句、“雕琢”文章、逐渐接近心中的“古典”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别样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李思涵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文艺学硕士生

《湖心亭看雪》是我中学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大概对于我来说,读中文也有一个“痴”字在其中,是很多理想主义的、过去难遇共鸣的念头相互编织的产物。大二的某个晚上,我从剧院回学校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理科图书馆前的林荫大道非常清晰,也非常安静,只有许多小虫在白色的路灯下飞舞。那时候我突然感到这是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也难再回首的时候。很难说给我带来深刻影响的到底是哪一门课程,哪一位老师,哪一位同学,因为这样的人太多太好,实在难以穷尽。在良师益友的陪伴下,能够安静地读书、倾听与被倾听,让我感到不再孤独,也鼓起勇气去尝试了很多之前不敢尝试的领域探究,在实践中摸索自己的道路。如今临近毕业,我知道那些我最珍贵的最珍惜的,都不会离开我,知识、品格、理想、朋友,如果我曾拥有一些,希望以此存证,未来也与此相伴,成长更多。


于旸

复旦大学202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复旦大学2022级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生

本科阶段对我影响深刻的课程和老师非常多。在中文专业内,陈特老师的“论语”“中国文学文体研究”带领我建立起对文献学研究所必须依据的基础学科和知识的重视,也让我对针对具体课题开展的研究应该落实的工作和流程有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他乐观潇洒的精神面貌、严谨的治学标准和态度、不限于一隅的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研究意识也让我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向往之情。羊列荣老师的“文心雕龙精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则让我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具体研究方向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在他的课上,既有别具一格的研究视野和知识体系,又有严谨细致的考据意识和超越文本之外的历史关怀,这种宽阔的研究视野和严谨的研究方法都是我所景仰且乐于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实践的。此外陈引驰老师的“庄子精读”“佛教文化与文学”、汪涌豪老师的“中国文学传统”、郑土有老师的“民间文学导论”、戴从容老师的“外国文学史”、陶寰老师的“现代汉语”、盛益民老师的“汉语概论”等诸多知识丰沛、精彩纷呈的课程都成为了我建构知识谱系和研究基础中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而李猛老师的“古代小说研究”则让我在文献利用和搜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得以提升,他本人丰沛的精力和严密的思维逻辑也让我心生佩服。在中文专业外,徐冲老师的“中国古代史”让我对历史学的研究意识和研究热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仇鹿鸣老师的“史学论文写作”则让我了解了更严谨的写作规范和研究意识,培养了更强的材料搜集能力。


来源 | 系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

审核 | 段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