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特征的比较文学,使我们能把单一文化对象置入由多种文化组成的谱系中进行系统而整体的动态观照。比较文学不是单纯的文本细读和静态的叙事比较,而是逐渐形成一种视野、方法和思维,为我们看视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提供了新目光。北大版《比较文学概论》就是这样一部致力于帮助青年学人培养准确学科意识和广阔思维视野的经典教材,于20年前由杨乃乔教授发起组织,约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4位专家集体编撰,自2001年初版迄今,先后经历了四次再版六次印刷。这部教材有着专业的学科观念和贯通的体例风格,深入浅出地回应了比较文学的重大理论关切,进而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赢得了广泛赞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比较文学学人。
为庆祝北大版《比较文学概论》出版20周年,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我们对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教学实践更为深入的再思考,复旦大学于5月15—16日召开了“北京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概论》20周年纪念暨比较文学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汉学研究》等单位协办。
在会议开场,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同时也是《比较文学概论》出版发起人之一的高秀琴博士首先强调了教材的公共性:“正是基于基础性、稳定性,体系性、公共性、历史性与当下性这六个因素,《比较文学概论》为同类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难以超越的范本。”在融贯的学科理论中协调数十位编撰者的学术个性,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令人动容的是,正如主编杨乃乔教授所说,各位学者的合作自始至终都是在相互的真诚中表现出学术上的谦卑,他们的行为与人格在合力表达着这样一个真理:学术是天下公器。
从教材的公共性诉求,到“学术是天下公器”的广博气度,《比较文学概论》及其编撰过程超出了仅仅是一部教材的撰写,转而成了学术合作的典范,并以小见大地折射了比较文学在不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的功能。进入新时代以来,比较文学为我们思考世界各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关系提供了助益。比较文学倡导的正是借鉴不同视域对他者世界不断探求的精神,因而,《比较文学概论》中“比较视域”这一关键概念,也就成了这本教材给予我们最重要的理论开拓点。复旦大学郭西安、南开大学王志耕、南京师范大学杨洪承、湖南大学李清良等学者在会上围绕“视域论”问题作了主题报告,把这一议题推向深入。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而是借助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视域,亦即“第三种视域”,去探求不同文化背后的相通和差异,它决非在浅表的层面对某几部文学作品作生硬的比较。于是,如何界定“比较”以及怎样践行“比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清华大学罗钢教授在会上重提了“可比性”问题。在他看来,不同于许多学者把比较文学看视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的颠覆性恰恰在于它的反学科性。围绕比较文学的学科属性及特质议题,复旦大学张燕萍、中山大学梁丹丹等学者也给出了回应。
不断跨越界限和突破自我的动态特质暗示了比较文学决不只是形而上的理论思索,更对当下世界有着现实的关切。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切入,在比较文学由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直至中国学派的历史演进中,强调我们应当努力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福建师范大学黄晚提议,应把“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扩展至“中国比较文学”。追寻中西文化交流的线索,北京外国语大学顾钧、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武汉大学赵小琪、盐城师范学院方忠对海外汉学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作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傅勇林教授则提醒我们发掘比较文学与海外汉学研究内在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的争夺。
除上述议题外,参会学者围绕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教学实践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学术探讨。两位俄罗斯文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首都师范大学林精华探究了中俄文学关系和苏联理论之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上海交通大学刘佳林、复旦大学王柏华、中国矿业大学曹洪洋、长春大学丁卓探究了编写教材时发掘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吕黎、复旦大学戴从容、广西师范大学犹家仲、沈阳师范大学姜哲、华南师范大学凌海衡、厦门大学代迅、上海大学陈晓兰、华中师范大学黄晖则以个案形式展现了各自的研究,均具有比较文学实践的新意。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此次研讨会还专门开辟“编辑圆桌与全场讨论”环节,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汉学研究》《当代比较文学》等单位的专业编辑参与了会议。正如北大出版社于海冰编审所说,很少有学术会议会给予“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以发声机会。围绕《比较文学概论》的出版和再版历程、出版社与学术期刊在当代比较文学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等议题,复旦出版社陈军及方尚芩、《复旦学报》宋启立及刘婷、《文艺研究》李松睿、《学术月刊》张曦与《当代比较文学》陈戎女等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从编辑视角看视比较文学的新契机。
回首百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比较文学虽不断遭受质疑、不断经历学科危机,但这也从反证的意义上昭示了比较文学不断跨越界限并突破自身的气度与雄心。北大版《比较文学概论》正是这一气度与雄心的物质呈现,如何把这部卓越的教材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其适应新时代的授课和传播方式,是年轻一辈比较文学学人的责任和使命。会议最后,与会专家提出了包括调整结构、引入新媒体技术等在内的各种修订意见和方法。相信在下一个20年乃至更长久的将来,这部教材将与时俱进,继续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事业,也为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沟通与探索带来启示。(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为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