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访问
王旗莱比锡大学交流小结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4-06-05浏览次数:771

 今年2月,我结束了在莱比锡大学汉学系的交流项目,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座被歌德誉为“小巴黎”的城市。在莱比锡生活的5个月来我过得相当充实,为了抓紧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体验别样的异域生活,我一刻也没有让自己休息,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借此谈谈我的经验和感受,供后继者参考。

 先老生常谈下,说说在莱比锡的生活。莱比锡是东德的第二大城市,这里硬件设施好,物价不高,交通便利,市民素质较高,因此在莱比锡生活非常悠闲和滋润。莱比锡的学生宿舍据说也是全德国性价比最高的。拿我的宿舍来说,我住在一个两室一厨一卫的公寓里,我与室友一人一间卧室,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宿舍的房屋质量过硬,房间也很干净宽敞,每月租金155欧,水电供暖全包,每月还有25G的上网流量。宿舍门口有两班电车可直达学校教学楼,同时也是市中心,快车大概耗时18分钟,慢车25分钟。宿舍区有两家超市以及一些较小型的商店,每周四有集市,一个礼拜中有两天还有流动车来兜售不同的美食。所以在这里生活非常便利,经济上的压力也较小。宿舍楼后面还有一个美丽的湖,叫“银湖”,里面有很多水鸟、野鸭和天鹅,据说冬天还有狐狸出没。我有时会去散散步、喂喂水鸟、拍拍照,还去过湖周边的树林里采摘榛果。那里还有很多林间小屋,主人的院子里种着一些花卉和果树,他们有时会把一些自产的宝贝拿到集市上去卖。如此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是我之前从未享受过的。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我也在莱比锡深度挖掘了各色美食。那里的饮食文化虽然不如我们的中餐博大精深,但是也颇具特色。德国菜最著名的是“巴伐利亚猪肘”,基本上所有的德国馆子都会有这道菜。啤酒和香肠也是德国特色,都有几百个品种。最著名的馆子是“Auerbachskeller”,俗称“歌德小酒馆”,坐落在历史悠久的购物长廊地下,歌德在莱大读书的时候经常光顾这里,这里也是《浮士德》中唯一真实存在的场景,是莱比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另外意大利菜也很流行,最好吃的餐馆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人开的。最著名的小吃除了随处可见的Brotwurst,另外一种叫Doener的土耳其烤肉也非常受欢迎,不仅在德国,简直是风靡全欧洲。莱比锡的中餐馆主要是越南人开的,也有华人开的,但是味道都很一般。如果嘴馋想吃火锅可以去亚洲超市买原材料,自己在寝室煮。

 在购物方面我也是颇有心得。由于学校的教学楼就坐落在市中心,于是我基本上每天下了课都会去附近的超市和商店逛逛。据说莱比锡被誉为“购物小天堂”,这里的大牌虽然比不上欧洲的大城市那么丰富,但是就基本生活而言,真可谓价廉物美,而且可供选择的店铺和品牌已经足够丰富,令人眼花缭乱。这里的超市和商场还会经常搞打折和促销活动,如果有心仪的宝贝还是等打折的时候再下手吧,打折一般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是较贵重的商品,可以省下不少钱。另外网购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Amazon和Ebay,很多品牌的官网也会定期搞折扣活动,这种无法在国内享受到的优惠可以充分利用下。

 扯得太远,来谈谈莱比锡大学吧。历史悠久的莱大今年602岁了,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但是现在已经难寻600年前的影子,连学校的教堂也在翻新了。这里的大学没有一个特定的“校园”,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楼,分散在城市的各处。莱大的两幢教学隐匿在热闹的市中心步行街之中,一幢楼用来上讲座型课程的,另一幢用来上研讨型课程,同时食堂和大学图书馆也在其中,方便学生课后用餐和自修。莱大的硬件设施非常好,从很多细节处可看出学校尽力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大学图书馆很大很有气场,而且据说24小时全年无修,考前突击的童鞋大可在里面放心通宵。由于中文文献主要收藏在汉学系图书馆,所以我经常光顾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午睡。这里的沙发舒适干净,我常常吃过午饭,就过来做作业,然后打个盹,养好精神下午继续上课。不要嘲笑德国同学的各种睡姿,他们活得很自我,如果没有抢到沙发,就会随便找个墙角靠着睡一会儿。食堂也很不错,每月会出一本菜谱,在各食堂和宿舍区分发,里面可以查询近一个月的伙食安排。食堂提供的菜式种类很丰富,主要是德国菜和意式菜,另外有亚洲炒饭炒面,供素食者吃的菜,还有自助色拉、各色甜点、各种饮料和咖啡。如果碰上某段时间搞某地美食文化周,还有机会品尝到不同地区的美食。除了食堂,学校还有两个咖啡吧,可以买咖啡和快餐。当然莱大还有一家著名的地下酒吧,叫Moritzbastei,早年是个堡垒,现在是个喝酒聊天、朋友聚会、欣赏音乐的好去处。

 莱大的课程结构跟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是按照模块教学,一个模块可能包括一门讲座课、一门研讨课和一门练习课,也可能是一门讲座课和两门研讨课。讲座课要求所有同专业的同学一起上,研讨课和练习课每个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老师开设的课程。讲座课一般没有考试,考试会在研讨课中进行,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自己选择,是笔试、口试,还是其它方式。最后教授会针对整个模块来给分,如果只选了讲座课,那么只能拿一部分分数,如果这个模块中的课程都选满了则可以拿到全分,如果觉得心里没底不去考试也没关系,可以下次再修读。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非常灵活,学生也有比较大的自由度。不过汉学系的课程结构没有那么复杂,因为汉学系比较小,学生和教授比较少,开设的课程也不多,因此大多是讲座课和研讨课连上,老师也是同一个。另外,这里的排课方式跟我们也不一样,你在选课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几乎不会碰到有两门课时间相冲的情况。这是因为一天之内的课时排列非常紧密,连中午都会排课,这样就会尽量避免将两门课安排在同一时间了,同时也使得学生在人流高峰期的中午能够错时用餐,真是非常科学的安排。当然,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汉学系跟我们国内的中文系有很大不同。我们的中文系主要是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学,而在那里,凡是有关中国的一切统统都归属于汉学系。所以除了中国的语言文学,还有中国的历史、军事、艺术、民俗、政治、经济等等,教授和学生们的研究方向也五花八门,令我大开眼界。在课堂上,由于我不同的文化身份,教授基本上每节课都会叫我来谈谈看法,在与德国同学和教授的充分交流中,我每次都有新的发现,颠覆了一些之前根深蒂固的想法,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

 德国的学生总体来说比较自主,敢说敢做,如果对老师的课程安排有什么不满意,会直言不讳。但是在课堂也没有我想象得那么放得开,本科生比较胆大,上课发言不会畏首畏尾,怕说错,而研究生倒没有那么积极,也不喜欢经常被教授点名回答问题。德国学生做事的执行力很强,效率很高。记得有次课教授不在,就安排我们学生按照要求讨论出一个剧本来。大家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但他们不会很强势,如果觉得你的想法有道理,就会真心采纳,而且思路清晰很有条理,一步一步边讨论边记录,两节课的工夫就把剧本完成了。相比在国内的时候,大家经常七嘴八舌东扯西扯,耗了不少时间也没有讨论出结果……德国学生读书也很用功,平日的图书馆都经常没有空位,如果碰上考试周就更难抢位了,好在大学里还有很多其它空间可供自修和研讨。

 莱比锡是欧洲著名的文化名城和音乐之都,闲暇之余可以去到处逛逛。比如,柏林墙倒塌的导火索发生地尼古拉教堂,由巴赫主持了四十年并安葬于此的托马斯教堂,纪念莱比锡战役的人民纪念碑,历史悠久的新、老市政厅,各色博物馆,就连市中心的石砖路、购物长廊以及每一幢老建都值得细细玩味。此外不能错过的是莱比锡布业大厅交响乐团的表演,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家都曾为这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指挥。莱比锡的歌剧院也会经常上演一些世界著名的歌剧、舞剧、音乐剧,还会在一些小的剧院和排练厅组织与观众的互动活动。欣赏这样高水准的表演,如果你拥有一张青年卡,那么可在演出开场前十五分钟内买到6欧的优惠票,说不定还是很好的位子。圣诞节的圣诞集市也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圣诞期间市中心会搭建起一个个露天的临时摊位,世界各地的小吃和小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最具特色的要数Gluehwein了,这是一种添加了一些香料的热葡萄酒,德国人在冬天特别喜欢捧上这样一杯Gluehwein跟朋友凑成一圈聊天,热酒热聊,驱散了冬天的寒冷。

    这里的课余活动也很多,但是他们的学校社团跟我们不太一样,他们不在学校活动,有点像自发的民间组织,不限于在学校内招新,跟社会上的联系比较多,比较成规模,而我们的社团则比较像兴趣小组。喜欢运动的话还可以去高校体育中心的网站上报名参加心仪的体育课程,除了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还可以选择如攀岩、马术、赛艇、北欧式健走等等不太常见的运动。对于热衷于舞蹈的我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是那里丰富的舞蹈课程,从西方到东方各个民族的舞蹈,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今流行的街头舞蹈,有几十种可供选择。我选择其中的了现代舞和弗拉明戈舞,后来还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舞蹈节表演。此外,莱大还有一个组织叫Wilmar,是专门为国际学生组织活动的社团,他们除了经常组织各种party,每周末还会组织留学生在德国国内或附近的国家游玩,一般来说每人只需交5欧元的路费即可,比起自己找人拼周末票来说真是又省力又省钱,还可以结识各国的朋友。学校的Studentenwerk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德国文化周了解德国文化、观赏德国电影等活动,这些活动要积极关注,因为我们报到时交给学校的注册费其中一部分用来作为他们的活动经费。另外,一些华人团体组织的活动也可积极参与,比如参加孔子学院的活动,在那里你可以找对汉语抱有极大热情的德国语伴,这比在大学语言中心上网搜索更加直接和便利;还可以参加华人教会的活动,信主的人都很nice,他们会非常热情地帮助你解决困难、帮你到祷告,但是你最好也有兴趣一起读读圣经。每逢春节,莱比锡也有自己的华人春晚,听说之前的春晚是由学联主办的,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是今年由于是中德文化年,春晚比较官方,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买到票,但是我还是争取到了做志愿者的机会,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德国春晚。当然,除了参加一些组织的活动,我们还可与朋友自行组织Party。在那里Party是一种文化,每个宿舍区都有专门的活动室供学生办趴,里面还带有厨房,非常方便。我在大年初一的本命年生日那天就组织了一些朋友一起聚会,我们自己包饺子,还搞来电脑和音响设备K歌,第一次在异国自娱自乐地度过了春节。

 当然,最大的课外的活动还是出门旅行了。利用欧洲的留学生身份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比如很多国家乘车可以买青年票,很多博物馆和歌剧院免费或者打折(巴黎的博物馆对学生都免费),还可以享受青年旅社的高性价比住宿。但是计划旅行是一项比较浩大的工作,为了尽量避免在外遇到难以应对的突发问题,我都会详细地计划好每一个步骤。除了周末进行一些德国国内的短途旅行,我还独自计划了三段长途旅行:5天的瑞士游,7天的意大利游,以及20多天的圣诞全欧洲游。我的足迹遍布了西欧、南欧和东欧的30多个城市和地区。无论是制定线路、抢订优惠机票、研究各国火车票及当地交通,还是搜寻合适的沙发客及高性价比的旅店,每一项都是门学问,我都花了不少心思研究。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信息的搜索和整理的能力,同时也节省了旅行开支。

 所以,国外的娱乐生活虽然不像国内这么丰富,但是一点也不会无聊,只要你肯做一个积极的体验者。

 我回来后经常碰到学弟学妹问我在那边在学习上有什么帮助和收获,其实我想说的是,这段独立在外生活的经历,不仅仅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上的收获,这段宝贵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财富。

 一个人出门在外,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比以前“闯”了。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刚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往往会有种不安全感,做什么事去哪里都喜欢拉上个人同行。我也是这样一个人,而且德语又不够好,存在语言障碍,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人去的,很多时候注定只能独来独往。于是我刚到莱比锡的第二天,就一个人凭着自己的方向感在地形复杂的市中心暴走了;刚开学的一周,我到处去乱闯教室试听,由于德语水平有限,还误读了一些课程名称;去参加学做德国菜的活动,也不知道都有什么人参加,自己就跑去了;在网上报名舞蹈班没有空位了,我就自己直接去班上找老师商量;参加魏玛的一日游,自己跑到集合地点等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跟错了团队……很多时候,我都发现只有我一个中国人,但是不能因为惧怕孤独或者犯错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要积极地去闯,积极地在新的环境中生存,才会体验到自己在异域文化中的存在感,让每一天都过得有劲。我在德国的这5个月,不知不觉就结识了好多朋友,我有的朋友说自己在那里待了两年,都没有我认识的人多。其实我没有刻意去交往什么人,可能就是因为我比较傻比较闯吧,不知不觉就闯进了很多圈子。一个人在异乡举目无亲孤苦伶仃,当我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时候,这些朋友,总是让我充满感激。

 收获之二,就是认识到困难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任何难题都经不住坚持不懈的攻击。我的这趟交流之行从办签证开始就遭遇了重重障碍。我由于是系里这个项目的首个交换生,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于是只能自己慢慢摸索,需要什么条件、准备哪些材料、办哪些手续都费了很多心思才弄清楚。时间上也非常紧迫,眼看着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莱大就开学了,我却才开始面签,而且当中还补交过材料,我当时觉得自己快要去不成了,只是怀着尝试的心理仍然坚持着。那些天我逛遍了abcdv论坛,跑了5趟签证处,每天凌晨2、3点收发德国来的邮件,还主动讨来莱市外管局的传真直接递材料过去……终于,在临行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盼来了签证。一般人要等上两个月的德国留学签证,我居然只花了20多个工作日就拿到了,真是奇迹。同样,离德的手续也是办得很纠结,由于这涉及到注销户籍、学籍、退宿、领取押金、银行卡解冻等一系列手续,之前没有认识到整个过程的复杂程度,也没搞清楚办理各项手续的先后顺序和办事单位的工作时间,我只剩下四天时间要把所有手续都办妥,还要把房子收拾好,朋友劝我把预定的机票改签,可我还是想尝试下。这四天里,在我不知疲倦的四处奔波中,在我对各种办事人员的百般求情和执着努力下,我终于成功地把所有事情都搞定了。所以说,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有一丝的可能性都要积极地去尝试,尤其在国外这个环境中,没有人能够帮你辟出一条捷径,只有靠自己去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希望总是有的。Never say impossible!

 收获之三是锻炼了沟通能力。初到德国,我就遇到了沟通上的障碍,由于我的室友是个越南姑娘,她只讲越南语和德语,不懂英语,而我能讲英语,但是德语又不灵,于是我们俩相互交流就很成了一个大问题。但是没过多久,我居然可以在她失恋的时候,花上一夜的时间,靠着她打手势和不成句子的德语和英语单词,听她讲完了她和她男朋友之间的故事。这件事让我明白,语言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设身处地的进入对方的情境,完全可以猜到她想说什么,她需要什么。当她讲到某处突然哽咽得厉害并抱住我痛哭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她最在乎的事。所以后来,我去商场说服强硬的营业员开退税单,拖朋友一起厚着脸皮去超市站柜台讨积分,向素不相识的人求助忙帮托运超重的行李……这些都没能怎么难住我,因为我很清楚怎样沟通是最有效的办法。

梦:

篱梦·初醒

收获之四是锻炼了应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欧洲四处飘的那些日子,我曾经在日内瓦的机场睡地板过夜,在维也纳遭遇可疑跟踪者,在火车上叱走了两个吉普赛小偷,在看不懂字听不懂话的布达佩斯托着行李乱闯,在夜晚嘈杂的海牙火车站跟朋友失去联系,在法兰克福遭遇黑人扒手,在警笛声声的布鲁塞尔一个人暴走,在佛罗伦萨赶上已经误了的火车,在罗马机场摆脱行李尺寸问题的纠缠,在科隆被多疑的意大利摊主盘问……很多地方,我都是一个人去闯的,每次旅行结束我都庆幸自己在如此险恶的旅途中竟毫发无损,平安归来。一次次地遭遇尴尬处境、处理突发事件,让我变得更越来越临危不惧、从容淡定。我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次独自计划并独自旅行的经历,让我觉得经历了这些,便不会在今后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转向他人求助,而是告诉自己,I can make it!

收获之五是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友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不管是在德国接触到的德国人,还是在旅行的途中遇到的各国友人,都对我非常友好,并且对我们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很多人多多少少会跟中国扯上点关系,他们讲起中国的时候都是无比兴奋、滔滔不绝。不管他们是否是出于礼貌,但至少他们对我们没有反感,没有抵触,这让我对欧洲人如何看待中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为之自豪。除了在旅途中偶然邂逅的驴友,我还在各地的沙发客家中受到了很好的招待。卢塞恩的年轻夫妇亲自去火车站接我并为我做米饭;苏黎世的个性大学生为我量身打造黄金参观线路;巴黎的绅士主人与我深入探讨旅行的意义;维也纳的双胞胎兄弟与我一起迎接新年;罗马的文艺青年每晚驱车带我夜游到凌晨两点……我在这些Couchsurfing经历中体会到了一种我之前不曾感受到的精神:四海为家,五湖皆友。他们只是想结交四面八方的朋友、倾听世界各处的故事,于是就自愿把自家的沙发甚至是自己的床无偿地奉献出来,欢迎那些同样愿意交朋友、分享故事的旅人。他们甚至完全信任客人,可以把钥匙交给他们,以便随时出入。在这个庞大的community中,无所谓国家、民族与肤色,我被这种真正国际化的精神所深深触动。

 不知不觉写了几千字,百感交集。我感激所有为我这次德国之行所付出辛苦的老师和为我提供帮助的朋友,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终生受益的机会。

 最后,想改写《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一段话:

 交流的日子里,其实应该干几件疯狂的事。干几件,即便是满头白发时,想起来也会热泪盈眶的事。然后不留遗憾的说,“我来过,与交流有关的日子。”



                        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  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