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8-06-14浏览次数:1957


  当代中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依然充满生命力,对新时代的文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新时代中国化的途径与价值,2018年6月2日至3日,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学报》联合举办第三届理事论坛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代表学校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致以祝贺,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依然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文艺学专业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方面的探索与积淀。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会长党圣元研究员对前来参会的学者们表示致谢,并重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开幕式后,与会学者围绕“经典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文论建设”这一大会主题进行了发言和分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精彩纷呈;点评妙语连珠,气氛热烈。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朱立元主持论坛开幕式。



   一、当代语境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新时代的中国和西方,对马克思主义必然会有新的理解和阐发。由此,与会学者围绕新语境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展开了讨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思孝教授针对当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标签的现状提出了还原马克思的想法,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新闻观点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当前研究应该要回归原著,了解马克思的人生轨迹和真实思想。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会长党圣元研究员梳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泽厚、朱光潜等诸多学者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翻译与解释问题而展开的“论战”,认为论战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得到启示,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以其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发表的文章《艺术和审美如何改变世界》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言题目,他认为,如何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思考、解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是研究者们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研究的转向,王杰教授提出,应当倡导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要把艺术和审美作为把握世界、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面对当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分歧大、争论多的现状,主张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者应该联合起来。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宋伟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他认为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阐释与理解,势必会导致不同的美学理论建构,应该突破以往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与理论框架,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意义,进而重新阐释马克思美学的理论实质和精神旨趣。西北大学文学院谷鹏飞教授探讨了马克思美学的实践性和时间性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工资,价格与利润》等的分析,得出三个结论:马克思的实践是在社会时间以及时间性的维度中展开的;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是带有教化意味的实践美学,是对自古希腊至康德实践美学的积极继承;马克思实践美学是包含过去、当下、并指向未来的开放性美学。

  当代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兴未艾,除了结合中国语境,学者们也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吉林大学文学院李志宏教授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分析,他提出“审美认知模块论”,认为由知觉和感情组合的认知模块是人的本质力量中生理结构的主要表现,也是审美文化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饶静老师通过分析朗西埃曾撰写的《批判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从 1844年手稿到资本论》一文,探究了朗西埃的批判观念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资源,然而在尝试中国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如何中国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中国化,应当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和文艺现实,从分析现实入手,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路径和方法。基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研究员探讨了新时代文艺与市场的新关系,通过分析马克思关于文艺与市场关系以及文艺产品二重性的论述,提出了今天文艺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文艺的观点。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艺、文化大发展,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进入市场,在这一进程中,要坚持将文艺的社会效益作为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导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昕揆老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精”思想(思想精深,艺术精干,制作精良)与现代社会优秀文艺作品的判断标准,认为“三精”思想是对文艺作品的思想意蕴、审美艺术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创新性回答。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段吉方教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思想的谱系发展,并提出了中国语境中下马克思主义接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做纯粹美学理论的阐释;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做完全学理化的研究;批判理论与文化现象相结合——再文化化。段吉方教授认为,应该将马克思的思想元素重新聚集,真正实现在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中央党校范玉刚教授探讨了“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他从问题意识、理论自觉与国家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要与国家需求相结合,要扎根社会现实,而问题意识正是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这种问题意识应该以人为中心,要有目标指向。另外,范玉刚教授认为,应当促进形成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文化观、文明观,在文明互动中彰显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或独特性。

  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才勇教授在题为《崇高论美学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发言中,提出了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后,文艺理论建设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的问题。他提出,对崇高论美学的阐发,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例证或一个可能的思考方向。王才勇教授梳理了自古希腊以来“崇高”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认为当艺术经验与现实发生错位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恰当的入口,从而将内心崇高的或更伟大的观念激发出来。而经典马克思著作的外延里包含了上述观点,马克思关于本质力量、能动性、对象化等的论述,可以作为我们讨论在当代中国人内心中什么样的伟大力量值得激发这一问题的线索。兰州大学文学院张进教授讨论了事件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在梳理了“事件化”概念的内涵后,张进教授认为,事件化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生论境遇中,马克思的文艺思想浸润在对于历史事件的讨论之中。进而言之,事件化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最重要的途径,并且有助于马列文论的深入拓展,将诸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巴黎手稿》的讨论等都看作“事件”,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有更深入的认识。

  聊城大学文学院朱印海教授认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选择,走上超越创新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反思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基本规律,从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根本趋向,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朱印海教授认为,应当结合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并解决现实问题。

                                 

    

    三、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

  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实践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与会学者从中西文艺批评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从不同时期的文艺理论、文学创作、批评方式等角度探讨了当代中国文艺批评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晓都研究员的发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和高尔基文学人学观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包含审美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肯定艺术创造中劳动的人,肯定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的人。受其影响,高尔基的人学观呼唤文学要起到赞美创造美的人的作用,认为文学要赞美人,提高劳动大众的审美趣味,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研究员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分析“当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指出中国当代乌托邦小说面临的叙述困境、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存在的脱节现象,认为中国当代小说极少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文学批评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重视马列文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四川大学文学院高树博老师介绍了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弗兰克·莫莱蒂及其“远距离阅读”理论,将现代科学研究技术(如地图,定量分析,树形图等)引入文学文本分析。基于该理论,莫莱蒂致力于思考世界文学、文学形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类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史的书写问题,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特色。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江守义教授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分析了作为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江守义教授认为“讲话”兼有学理性和政策性的特征,而这两种特性归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作为政策的“讲话”更多归属于政治的上层建筑,而作为学理性的“讲话”则更多归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这二者经常出现矛盾,而我们应该兼顾其政策和文艺批评的双重属性,慎重对待,区分《讲话》本身和它的影响。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希文的发言是唯物史观视阈下关于文学可公度性的思考。他认为公共阐释不仅仅限于历史文本,文学阐释也应该具有公度性基因。而当前文学阐释公度性的缺失根本原因在于阐释方法的失范。董希文教授认为,文学阐释要成为真正的公共阐释,必须杜绝“强制阐释”的谬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实践论立场,立足文本,运用史学和美学相统一的方法进行剖析,做到审美观照、历史考量和客观评价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反思性和超越性的阐释。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张奎志教授探讨了“隐喻”这一具体的文学表意策略,认为隐喻是文学中政治诉求的一种叙事策略。因为隐喻广泛存在于生活、文化和哲学中,也非常集中地存在于以形象来言说的文艺创作中,所以,在进行文艺批评的时候,尤其是考察文艺作品的政治表达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隐喻思维。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边缘化”“失语化”“娱乐化”的情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士聪教授强调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应该回到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深刻思考,重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慧和程丹阳博士的发言也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李慧博士通过分析延安时期“文艺为人民”的文艺思想,认为其对当下文艺创作也要重要的启示意义;程丹阳博士认为现实主义文学不是固化的模式,新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应该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广州大学何燕珊老师讨论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相结合的问题,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的设想。



    四、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美学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早已有过经典的论述,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促成了新的社会现实,如何看待这一现实?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科技美学的关系?这些问题也是与会学者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胡亚敏教授提出了文学与科技、社会的关系。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当今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关于科学技术的问题占有重要位置,他们对于科技性质的研究为今天探讨科技对文学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点。马克思早已做出了对科技的论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某种性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改变经济基础有可能带来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化,并会对艺术产生冲击,这些观点都对当代科技发展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毓云教授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探究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预见性。冯毓云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宏观的、规律性的概括,而西方的后现代科学则从微观上证明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正确性,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预见性。比如,后现代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和系统论证明了马克思普遍联系的思想,而复杂科学则见证了马克思方法论中对于偶然性的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方喜研究员认为,计算机、数字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已成为当今物质生产方式的新的技术基础。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更具有现代意义,通过马克思关于技术的讨论,以更好地看待现代技术,马克思思想不仅对现代社会的技术问题,对其他社会问题也有重要启示。例如,第一次“机器革命”催生“机器体系+动能”这种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引发了人类劳动资料形式的机械化变革。而当今的第二次机器革命则正在催生“物联网+人工智能”这种“智能性的劳动资料”,这将导致生产力的二次全面解放,在此形势下,资本主义自我扬弃进程进一步加速,中国需要抓住第二次机器革命。,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会越走越宽。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会长党圣元研究员作论坛闭幕致辞,感谢复旦大学对此次论坛的组织,及参会学者们的精心准备以及会上的精彩发言与讨论,并对年底的年会进行了展望。最后,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宝贵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对各位专家积极参与本次论坛表示谢意,感谢与会专家奉献各自智慧,为论坛增色。至此,为期一天半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三届理事论坛落下帷幕。

(作者:秦雨溪,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