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访问
学生交流体会

发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发布时间:2011-06-16浏览次数:463

  

黄晨06级本科生

20089月至12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交流了一个学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感到受益匪浅。

浸会大学学生生活的硬件设施十分完善,每一个楼层都有lounge,配备电视机、录影机、公用厨房、微波炉、饮水机等,一般的楼层会议、糖水会等等丰富多彩的楼层活动也在此举行。学生公寓的一楼设有健身房、乒乓球房、卡拉OK房,讨论室等,满足学生们健身、娱乐与学习的全方面需求。在管理方面,除了舍监给予生活工作等的指导,所有的楼层都由学生担任的楼长和其下各种部长来管理,从开学到学期结束,楼层里有各种活动接连不断地开展,如迎接新学期的楼层与舍堂聚餐、为学生们考试加油鼓气的保二过三(指绩点)糖水会、面向新生的与舍监聊大学学习生活的茶水会,高级正式一些的high table,还有各种登山、远足等的旅游活动……没有一项活动是强制性的,但舍堂能做到:只要你有精力,就总有活动可以参与。许多香港包括国外的朋友都是在这些活动中结识的。我也在此学会了自己烧饭做菜,以前不太注意的理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浸大对于交流生的工作十分重视,在信息发布与活动组织时,对交流生照顾得十分周到。我们可以从邮箱以及facebook中得到各种活动、事项的信息。学校经常会组织到旅游名胜地和各类博物馆的参观、到香港街头巷尾实地考察与讲座相结合的香港面面观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让交流生领略香港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国际气氛十分浓厚,每周在食堂的一角都有international café,提供一个国家的美食并谈论这个国家的文化等,为来自世界各地交流生开辟日常交流的平台。在浸大国际节的costume show中,我穿着旗袍和另两位来自德国和北京的交流生共同演绎了一段服装show,并和各国的表演者们留影交流,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我还和不少香港同学和大陆过去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一位香港同学与我成了笔友。香港同学的兴趣多样化,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理想生活目标,他们大多有做兼职的经历,甚至用兼职的报酬取得经济独立。大陆过去的学生则比较注重成绩,许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甚至超过复旦许多用功的同学,他们的成绩非常优秀,并且目标明确,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与生活经验,他们也愿意将这些经验与我分享。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一直保持。

交流期间,我参与了扶轮社卖旗的慈善活动,在地铁站前为资助东南亚小朋友筹集善款。香港的公益系统很发达,每个周末都是卖旗日,大街小巷处处可见从属于不同组织的卖旗志愿者,这样的公益活动使人们的善举变为一种习惯,这种使公益活动日常化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我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复旦大学在四季大酒店主办的教育基金晚宴,见到了校领导和不少曾经只闻其名的校董,并同到香港其他学校交流的学生交换了学习生活经历。

浸大的讲座在数量上可能远不及复旦,但是质量上绝对保证,我经常留意各种校内外讲座信息,去旁听各种讲座,如一位美国学者分析俄中美三国在中亚的战略关系,莫言谈小说与电影关系,南大教授对唐人读何书的考证报告,日本学者对于儒家经典在日本的流传情况的介绍等等,并且在讲座上就自己关心的问题积极询问请教演讲人

学习方面,虽然绩点无法转换,但是对于所上的每一门课,我都会投入足够的精力。浸会大学的课大部分都是3学时,两个学时的lecture,一个学识的tutorial,后者主要用于学生们做presentation,并且就所做内容提问答问,老师、同学之间都积极互动,我最大的收获也是在做PPT,准备presentation的过程中获得的。由于presentation大多是group work,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所学有深刻把握,还要学会与其他组员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复旦大学的核心课程与此类似,但可能由于人数与课时的限制,无法做到老师与同学的最大程度互动。浸会的课程会将考核日常化,避免出现学生临时突击、一考定输赢的情况。我在平时就注意及时温习,知识掌握也更加牢靠。我所选的陶渊明研究,乐府研究是由北大客座教授葛晓音老师教授的,她对我和我的同学黄惠慧比较欣赏,肯定我们在各自领域方面的原创或学术潜力,并且给我们不少学习和人生规划上的指导。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psychology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是全英教材和全英语讲授,这三门课使得我的英语听说与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在英语方面相比local和欧美交流生处于劣势,但是却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过程中和老师同学的学术交流、集体工作、论文撰写等都让我感到获益颇丰,最后我也取得了四个A类成绩和一个B类成绩。此外,我与浸会的中文系主任周国正多次交流一些学术问题,除了解答我的一些疑问外,周老师也热情地给了我他的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比较。

  

  

吴修喆06级硕士研究生

20084月至20093月,我在日本国学院大学作交换留学生。

转眼又到了四月。去年四月,我一个人带着沉重的行李飞向了日本。虽然以前也在日本旅行过,但只是短暂的走马观花,作为交换留学生还是第一次。国学院大学坐落在东京的繁华区涉谷——说到涉谷,总会想起忠犬八公、巨大的十字路口以及辣妹聚集的“109”大楼,而沿着涉谷车站东口的小道一路上坡,就是安静的住宅区,国学院大学的标志建筑若木之塔就耸立在最高处。与复旦相比,国学院的涉谷校区非常的小,但是这所小小的文科大学却有着比复旦更悠久的历史,它创始于1882年,以国文学和神道学两个学科著称。

我被安排进了文学研究科传承文学专业仓石忠彦教授的研究室。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与老师和同学们见面,但是不安很快就消散了,也许是因为语言上没有什么障碍,很快我就融入了新环境。日本大学的课程分为讲义演习两种,讲义就与国内的大多数课程一样,由老师在讲台上讲,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基本上所有课程都是演习形式。即老师在开学初定好本学期的研究主题,然后每个学生选择与自己毕业论文相关的内容在课上发表研究报告,每人报告时间是一小时,然后由同学提问和由老师点评。我一共选修了五门这样的演习课,每门课每学期轮到一次,一学期就要作五份报告,所以初来的兴奋马上被学业的压力冲淡了。好在研究室的老师和同学都热情给我提各种建议、指导论文写法,还为我买书找材料。日本的教授与研究生们与我想像中的严肃、刻板的形象完全不同,大家在谈论自己的研究时语气都是轻松愉快的,他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おもしろい(有趣)。从他们的话语里能够感受到每个人对自己所选择的领域的那种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才能在那样繁重的课业里寻找到做学问的乐趣吧。我也从对研究报告的不知所措到渐渐习惯那种节奏感——阅读大量的文献、搜集材料、写提纲和讲稿、课堂发表、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内容、整理成一篇论文——每一次都累得像是要蜕掉一层皮,但每一次完成后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到自己学术能力的成长。

一年的留学生活让我交到了许许多多的异国朋友,让我看到的日本社会的很多侧面,更让我体会到了研究的快乐。

  

  

黄慧惠06级本科生

或许有一天,我收拾行囊的时候,脸上表情会沉溺为寻常。但毕竟,我还未曾习惯漂泊,于是初到香港,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当初希望到香港交流,源于对一份人情和暖的向往。茶餐厅老板娘一句不经意的问候,庙街大排档里三五好友的黑夜高歌,我喜欢这种暖暖的世俗气,有人声,才不会觉得被整个世界放逐。很开心,香港没有让我失望。我所交流的香港浸会大学曾是一所教会学校,至今仍保留着很浓的基督文化气息,宿舍楼下的小礼堂里时有唱诗班的歌声。这里的步调同样是匆忙的,但多了一点亲切的慢条斯理,相望的一两秒间,已抵得过一个上午的阳光。

老师们少有正襟危坐者,很自由,对学生的好,让人暖在心里。学生搞的活动很多,我住在十三楼,也经常感觉得到音乐声对桌椅的震动。食堂开到深夜十一点,却也时常可见开着手提围成团的小组做Project。每一个人都在以一份热情燃烧青春的分分秒秒,在香港,并非所有人都有梦想,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对人生的计划都很实在,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几乎能看到梦影渐渐地浮凸起来。

不及半年的日子里,更多时候喜欢安安静静地看看书,这里的天气很暖和,十二月初还能穿着短袖走在路上。有时会弯山曲水地换很多辆巴士去林村看当地人的悠然,或者是到南丫岛看海吃海鲜,狗对人似乎不太理睬,自顾自晒着阳光。在这里看人看景,能让人想到很多事情,心静了,不致太过浮躁。

维多利亚港的夜,八点整会有幻彩咏香江,星月灯光,微凉的海风,人群的慨叹。开始觉得人生是要为这迷离的夜空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光亮,照亮梦想,也照亮彼此……

  

  

赵琼宇05本科生

新加坡是一个小小的国家,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却是一个大大的学校。她的前身是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南洋大学,一所由无数新加坡华人的汗水凝结成的高等学府,文化名人林语堂也曾在此担任校长。不过,新南大却是一所西方味十足的现代化大学,以工科和商科著名。工程学院中则聚集着大批中国留学生,而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就毕业于这所大学的商学院。现在,如果还想找寻过去中文大学留下的痕迹,或许就只有从老南大继承下来的一座中式花园云南园了。

南洋理工的中文系办公楼华裔馆就坐落在云南园的对面,与之隔路相望。这幢中西合璧的小楼显见地是云南园和校园里其它建筑中间华丽丽的分割线,成为沟通古今中西的桥梁。该校的中文系还十分年轻,规模较小,虽然难和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相比,但是也存有独特之处。他们聘请了一些美国、台湾的学者,也邀请过复旦、北大的一些老师授课。治学方式比较偏向西方,更注重理论学派的横向学习,不同于我们以文学史为轴线,强调文献、文本的基础功夫等中国独有的学术传统。在学科设定上,他们的中文系更像是外文系,课程并不局限于文学,而是综合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许多学科,涉及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更像是中国文化学。另外一个不同是学制上的,他们不会选那么多门课,基本上是多则六门,少则五门。上课分为两个小时的大课和一个小时的讨论课。在复旦,分组讨论的方式在经、管院所开课程中比较常见,然而在南洋理工大学,这种方式就很普遍,学生有更多自由讨论的机会,能够学得更细致、深入。

很多人走出国门后,常会因别国物质的极大丰富,环境的整洁有序,甚或是国民素质的文明开化而自惭形秽。我在这些方面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冲击,然而它们却远远敌不过我日渐膨胀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或许后者只是因为我所到的国家仍属于汉语文化圈,是海外华人的寻根情节助长了我对中华文化的骄傲情绪。然而,所到之处受到的许多华人同胞的帮助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肩上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担子更是倍感沉重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文人,走出去,感受自己内心对祖国的那份深情。

  

  

范昕 05级硕士研究生

台湾在熟谙文学的人看来,总有种近似于心灵原乡般的神圣。

惊异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竟然在这方距离华夏文化中心最遥远的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传承:缠绕缜密的繁体字,温文尔雅的叙事腔调,深蕴着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古雅又醇厚,总叫人念念不忘。

所至的学校是国立成功大学,位于台南,又名府城。听说这里曾是台湾最繁华的地方,听说郑成功于此收复台湾,听说所谓一府二鹿三艋舺最先提到的便是这一府”——台南府。

然而关于台南种种具体可微的念想,却是源自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犹记满街满巷像烧着火一样的凤凰花,贞观说,出门会看见,抬头要看见,不经心,不在意,随便从窗从户望出来,都火红红的,那是她爱极了的。

我疑心自己从未见过这般美的凤凰花,以至踏上台南的第一刻,便迫不及待地问,哪里才是凤凰花,暗自寻思的是,我会不会也像贞观一样,对那满树满街的凤凰花一见倾心,亦看得满眼满心欢喜呢。

其时正是初春的夜晚,空气中泛着微凉,在稀疏的清冷的路灯下,哪里辨得清颜色。别急,等你们走的时候就会看到凤凰花了,接待我的晓筑学妹笑道,一把接过我的行李箱。顺着她小小的身影,我看见了通明透亮的敬三舍,我将于此度过接下来的四个月。

台南是一座难以言说的小城,每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却独有一种苍茫的底色。走在街道上,总听得一辆接一辆的摩托车从身边风一般呼啸而过,又会被随时出没的大黄狗吓一大跳;宿舍楼的电梯智能得连按楼层也要刷卡,久违的老式杂货铺又看来格外亲切……这里,有时候现代得惊人,有时候又传统得迂腐。

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手执相机沿着静謐的林荫小道一直走,一直记录。一个下午,差些踏穿了大半个台南城。光影,树影,独不见人影,仿佛听得见这座古都的缓缓心跳。偶尔瞥见城门遗址,于光影流转中兀自伫立,重锁住一座城的兴衰与沧桑,喟然兴叹。偶尔又诧异于新式楼房背后艷异的雕花屋檐,久了,方知五步一神,三步一庙,神仙从想像中飞到现实里。

在台湾的第12天,在解决了床垫、长途电话卡、插座转换、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卡等一系列问题,完成了入住、报道、注册、修课、证件延期等一系列手续之后,日子终于彰显出一种叫人沉静的魔力,让人不知不觉地低到尘埃里,又于尘埃中开出小花来。

于台湾文学系的课堂上偶遇芳序学姐,得知我是大陆来的交换生,尤其得知我和她研究的领域不谋而合时,我看到了她的满心欢喜。学姐带着狡詰的口吻试探我喜欢天文还是天心,我的回答是天文,没想到学姐说她正巧手边有两本天文的新书《巫言》,可以送我一本。在台湾,书是昂贵的奢侈品,初次见面,学姐予我的这份见面礼着实沉甸甸。

旁听苏伟贞老师的现代小说专题,原来咖啡馆也可以成为课堂。一时间,倾慕的张派作家变成了张派作家的研究学者,实在饶有趣味。课上,苏老师还会间杂着讲些陈年旧事,絮絮叨叨,关于作家圈的姐妹,关于自己,有时会怔怔地问,我刚刚讲到哪里了,有时眼里又会突然闪过泪光。

所上的研究生小课无一例外都是以学生报告的形式进行。学生成为主角,围绕事先布置的主题和若干文本,梳理脉络、分析逻辑、提出问题,侃侃而谈。老师则只旁敲侧击,有时也不免会问,对岸的同学要不要说说看。每每此刻,尤觉压力。

在这里,念文学的人大抵心里都潜藏着一种精神,一种心意吧,不是随便看着文章发着评论过去的,从中国文学系的凤凰树文学奖征文活动,台湾文学系的·影展电影展播中便可略知一二。

台湾同学突然问我,大陆最熟悉的台湾作家是谁?我想了又想,然后慎重地告诉她:我们熟悉琼瑶,因为她的《婉君》;我们熟悉三毛,因为她的《橄榄树》;我们熟悉林海音,因为她的《城南旧事》;我们熟悉余光中,因为她的《乡愁》……想来想去,发现她们却其实都是台湾人定义中的外省人。那么,我们真正了解的台湾本土作家又有多少呢?

第一次听闻叶石涛,是在廖淑芳老师的战后台湾作家专题课上,整个学期集中讨论的三位台湾经典作家中有一位就是他,后来才知道他是台湾国宝级作家,他的作品全集竟有厚厚20卷。初夏的一个夜晚,老师带我们顺着《文学中的古都》一集中介绍的府城文学路线一同去探寻叶老与府城的美丽邂逅,趁着月光,好让我们也逢着一个不能忘怀的春梦。小小的府城,到处都是古厝和老街,赤嵌楼背后静静地藏着万福庵、叶家老宅、葫芦巷、米街……全是叶老文学作品中熟悉的地名与场景,鲜活得踩着老街的青石板砖就能听到清脆的响声,靠近雕花飞檐的古庵就能嗅到袅袅的沉香。走过一爿爿小吃店,听着当地同学的介绍,仿佛哪一家都有典故,哪一家都不能错过。单是简简单单的冬瓜茶,就有好几家老字号,每家有每家的风味,有的甜,有的淳,有的香。我好像顿悟到了叶老终身念之写之的府城风韵,连同那想象中的原乡也一下子明朗起来。

闲暇时,兜兜转转、不知疲倦的,总是诚品、金石堂、敦煌书局……更有成大图书馆,一次可以借阅50本书的优待羡煞旁人。踱着步子在台湾现当代小说、散文的十多排书架间晃悠,看到稍显眼熟的作家书名,总要忍不住驻足,仿佛经过、捧起或是翻看,身上就会或多或少地沾染些味道,心里就有一种丰盈的满足。欧阳子、黄春明、张大春、陈映真、陈若曦、王桢和、朱西宁、小野、季季、蒋晓云、袁琼琼、周芬伶、林俊颖……那都是些对汉语充满虔诚敬意的文字,怎么看也看不完,怎么看也不会腻。

我愿用咖啡时光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苦涩中有清甜,闲适中亦有隐忧。摘下手表,将时间锁在抽屉里,实习、兼职、工作……虽然惦记,却又能怎样呢?

机缘巧合地来到这里,必是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吧。心怀着原乡般的念想,我知道,好事、好情、好人、好物,都在前方等着我呢。

此刻的我因封锁而静默,唯有期待着凤凰花开。

  

  

狄霞晨 08级硕士研究生

飞越海峡的时候看到台湾岛曲折的海岸线,无与伦比的美丽让我灵魂震撼;第一个在台大度过的晚上,我惊奇于红绿灯斑马线的行走时长,对着闪耀着霓虹灯的骑楼惊叹;第一次经历芭玛台风来临之前的轻微地震,凌晨一点五十我们在走廊上跺脚取暖。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我懂得如何超越孤独,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认识自己。

台大不愧是台大,学生的努力向上与服务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热爱学术,思维活跃,追求真知,关心社会。在台大的课堂上,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师生关系亲密融洽,任何多元的想法与都被鼓励和接受。在课下,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同龄人之间思维的碰撞往往能燃起更多活跃的思维火花。精彩纷呈的演讲和研讨会也是扩展视野和深度学习的好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这一方学术圣地将其研究成果和思考方法进行分享和交流,常常使人突然茅塞顿开、耳聪目明。台大图书馆是一个宝库,里面环境优雅,资源丰富,服务周到,常常给人带来惊喜。

在台大,我变得更爱思考。拥有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两岸四地的朋友,学科、专业的界限在打破,我也逐渐拥有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由表及里的洞见。走过那么多台湾的山水,听到不同阶层,不同派别,不同族群,不同年龄的声音,我开始懂得台湾。心灵变得丰盈,所知道的台湾不仅仅是阿里山日月潭,而是一如你的故土那般亲切真实。

远离你的时候思念长长,走近你的时候热泪汪汪。生活在台湾,便拥有了另外一种生命的体验,它将成为灵魂的一部分,语境也许会疏离,名字也许会忘记,可是那段经历永远令我感恩。所谓伊人,在水一方。